今年以來,作為國內動力
電池領軍企業的天能集團不斷加大技術創新力度,研發新產品,推動生產經營平穩較快增長,全年鋰電出口總額倍增,在全省名列首位。
在天能集團的生產車間里,記者看到了一款新型的電動自行車用鋰電池。通過配套的感應設備就可以獲取鋰電池的相關使用數據,如此智能的特點不僅可以讓用戶及時了解鋰電池的使用狀態,還有利于廠家更好地開展售后服務。該產品已經通過相關安全認證,同時還具備了體積輕巧的優點。
據天能國際集團技術總監施利勇介紹,目前國內的18650電池,單只電池容量都在2毫安時,“為了將電池體積做得更小,我們將單只電池的容量做到了2.3毫安時,改進之后,本來需要50只18650電池,現在只需要40只,達到的效果卻和以前一樣。”
智能、安全、體積小,憑著這三大優點,這款新型鋰電池墻內開花墻外香,走紅歐洲市場,天能集團也因此拿到了來自歐洲的價值2000萬元人民幣的訂單,使得全年出口額與往年相比整整翻了3番。
“這款產品今年4月份開始在歐洲市場推廣,自推廣以來深受歐洲消費者的歡迎。”施利勇說,“在今年11~12月整個歐洲經濟形勢比較低迷的情況下,公司逆勢而上,電動自行車鋰電池出口列全省第一。”
訂單拿到了,車間也隨之忙碌了起來。走在天能集團的生產車間里,到處都能看到工人們正在繁忙而有序地工作。主管生產的總經理助理陳新娥現在幾乎整天都待在車間里,想盡辦法保證生產。“不增加每個員工的勞動強度,外聘一些對產品工藝熟悉的員工,保證產品質量,不能影響發貨。”
從智能型新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到2000萬元的歐洲訂單,再到全年出口額的倍增,天能鋰電在2012年獲得的這些成績,為其在2013年進一步開拓國外市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而這也是天能集團在“綠色能源驅動世界”的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