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廈門鎢業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8.5億元,同比上升67.9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8億元,同比上升92.2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凈利潤10.3億元,同比上升124.56%;基本每股收益為0.8396元,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6元(含稅)。
報告顯示,廈門鎢業專注于鎢鉬、稀土和鋰離子
電池材料三大核心業務。主要從事鎢精礦、鎢鉬中間制品、粉末產品、絲材板材、硬質合金、切削工具(包含整體刀具及可轉位刀片)、各種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屬、稀土發光材料、磁性材料、貯氫合金粉、鋰
電池材料及其他能源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廈門鎢業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鎢冶煉產品加工企業之一及最大的鎢粉生產基地之一。
鎢鉬業務方面,2021年廈門鎢業的鎢鉬產品受市場需求增長影響,主要產品產銷量及價格均同比增長,同時廈門鎢業不斷推進產品高端化,產品的盈利能力同比提升。報告期,廈門鎢業鎢鉬等有色金屬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09.58億元,同比增長45.41%,實現利潤總額14億元,同比增長74.57%。
稀土產業方面,2021年廈門鎢業不斷深化精益生產和產品質量提升,持續優化產品結構,稀土深加工產品銷量增長,稀土產品的營業收入和利潤均取得較大增長。報告期,廈門鎢業稀土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8.04億元,同比增長56.98%;實現利潤總額2.29億元,同比增長154.34%。
能源新材料業務方面,報告期內鈷酸鋰產品方面,廈門鎢業持續加大鈷酸鋰產品的研發,產品的競爭優勢得到進一步鞏固,銷量同比增長35%,全球占有率繼續穩居第一;三元材料方面,受益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高度景氣,廈門鎢業產品產銷兩旺,同時公司利用產品高功率、高電壓等優勢擴大銷售,三元材料銷量同比增長71%,規模效應進一步顯現,利潤總額同比大幅提升。2021年廈門鎢業新能源電池材料(含鋰電正極材料、貯氫合金)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59.22億元,同比增長93.79%;實現利潤總額6.36億元,同比增長128.50%。
房地產業務方面,2021年廈門鎢業實現營業收入1.68億元,同比增加11.23%;實現利潤總額-3.28億元,同比增虧2.33億,主要由于地產股權尚未處置完成,財務費用和經營開支導致。
廈門鎢業表示,政策層面加強鎢供給約束,長期供給趨于收緊,全球鎢消費好于預期,預計長期向好;中重稀土地位凸顯,稀土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預計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機器人、風電、家電、消費電子、無人機、節能環保等終端應用產業的快速發展,將帶動稀土產品需求量協同增長,特別是磁性材料所需的鐠釹鋱鏑等關鍵元素需求量有望大幅增長;鋰電正極材料需求保持高速增長,行業仍處于高速賽道,未來隨著政策的持續推進、基礎設施的完善、消費理念的改變,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仍將加速,將進一步帶動鋰電正極材料的增長。
展望未來,廈門鎢業堅持“專注于鎢鉬、能源新材料和稀土三大核心業務”的戰略定位,扎實推進國際先進制造(IAM),提升自動化、數字化水平;全面推行技術創新管理(IPD),建設從市場洞察到新產品盈利的創新經營體系;鞏固“定戰略”“做預算”成果,全面提升“問績效”管理工程;實施安全管理提升專項,全面建成二級安全生產標準化;擴大產業同盟圈,建設產業發展生態保障體系。2022年預計合并營業收入321.32億元,爭取凈利潤比2021年有所增長。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