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2日,由廣東省互聯網協會主辦、全球未來科技大會組委會承辦的“2017全球未來科技大會” 在廣州開幕。會上,小鵬汽車副總裁谷俊麗博士出席2017全球未來科技大會并發表了《互聯網汽車:人工智能與自動駕駛的創新與超越》的演講。
谷俊麗畢業于清華大學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在清華期間就作為核心人員參與過超長指令字數字信號處理器研究,之后曾在 AMD 中國研究院任高級研究員,帶領 AMD 人工智能團隊,進行大規模人工智能在分布式硬件系統的實現和大規模物體識別的軟件應用研究。
在 2016 年 2 月加入特斯拉之后,作為特斯拉 Autopilot 機器學習技術核心人員,她和團隊成功開發了 Autopilot 2.0 產品,并實現了在多代特斯拉車上的大規模部署。
前不久,谷俊麗正式出任小鵬汽車自動駕駛研發副總裁。加入小鵬汽車后的谷俊麗將全面負責小鵬汽車的自動駕駛研發團隊的創建,幫助小鵬汽車搭建擁有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此次的演講也是她加入小鵬汽車后的首次對外發聲。
自動駕駛是小鵬汽車的核心命脈
「小鵬汽車是一種新形態的互聯網汽車,(其中)自動駕駛是我們的核心命脈。」
谷俊麗在今天的演講中表示,她認為自動駕駛的問題本質上是人工智能的問題。為此她分享了三個方面的話題:人類出行究竟在發生什么變革?自動駕駛為什么這么難做?小鵬汽車將通過什么方法論來解決自動駕駛?1900 年福特生產了第一代汽車,基于當時最先進的技術,當時人們的生活方式有了突飛猛進的變化。接下來 100 年內,人們不斷推進汽車的變化:汽車發動機、生產工藝……也誕生了百年汽車品牌:寶馬、奔馳、奧迪。
現在在發生什么? 汽車行業,尤其是互聯網汽車將整個行業由燃油化變成了電動化。在電動化基礎上,還有智能化。
谷俊麗表示,小鵬汽車的愿景就是,讓汽車在未來成為一個移動的機器人,它能夠帶著我們走在世界各個角落。
可落地、可生長的自動駕駛的部署方案
在硅谷,當前自動駕駛是人工智能最火爆的應用,過去一到兩年內有 100 家自動駕駛的創業公司想把這個應用做起來。
但自動駕駛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全部實現,有些公司就通過產品來逐步提升,截止到今天能夠做到這個層面也只有特斯拉。另外公司的做法則是以不同的算法學派,在辦公室和實驗室進行研發,等待有一天所有技術可以實現突破,然后落地。
谷俊麗表示,小鵬汽車尊重這種技術以及它跨領域的難度。小鵬汽車在自動駕駛領域將會分兩步走:第一步,在第一批大規模量產車上,開發輔助駕駛。所謂的輔助駕駛,包括自動泊車功能(解決停車難題)、低速跟隨(解決上班過程當中疲憊駕駛)。第二步,小鵬汽車也會開發 Level 4 或 Level 5 級別的無人駕駛核心算法的創新和研究。谷俊麗表示,雖然自動駕駛是一個依靠算法驅動的核心技術來定義的產品,但從本質講,也一定是一門實踐科學。由于我們解決的問題是所有 AI 問題當中最難的一個應用。因為它行駛在大街上,如果要最終實現這個愿景,我們提出了一個核心的策略,就是它一定是可落地、可生長的自動駕駛的部署方案。可落地是指工程師要在真車上實踐這個產品,讓車能走出實驗室,感受它的算法到底有多少能力?可以解決百分之多少的問題?可生長是指工程師把這個反饋拿回來以后可以重新定義問題,重新在問題上再去做創新,一個循環迭代的過程。
「我們之所以可以做到這一點,因為互聯網產品是一個完全數字化的汽車。」谷俊麗說道。此外,她還表示,汽車的空中升級是汽車能夠快速迭代的一個關鍵核心途徑。
創建自動駕駛大數據圖譜
自動駕駛為什么這么難做?因為它是高度跨領域,需要運用傳感器技術、路徑規劃技術、機器人技術以及車輛控制,我們將這些領域全部打通并做成一個自動化的產品,所以這是非常復雜的系統性軟硬件工程。
作為技術的狂熱分子,谷俊麗也承認「無人駕駛是人工智能最具挑戰性的一個應用」。但她表示,即便是最難以用,只要抓住問題的關鍵點,問題依然能夠迎刃而解。這個關鍵點,一是數據(傳感器將真實的數據上傳到云,這是算法能夠演進的基石)、二是 AI 算法(AI 算法是核心,通過人工智能來演進和升級,實現智能化)、三是計算力(計算硬件是使能者)。
谷俊麗在會上透露,小鵬汽車將會創建一個自動駕駛大數據圖譜。這個圖譜必須要收集足夠多的數據,如果有哪些場景解決不了,反饋到圖譜讓它進行「生長」。這是小鵬汽車駕駛能力可以提升的關鍵一環。此外,小鵬汽車還會搭建一個高性能的終端機器學習引擎,在嵌入式環境下實現高性能的實時計算。
最后,估計俊麗總結:自動駕駛是一個核心技術的問題,也是文化的問題。駕駛行為反映社交問題,中國的駕駛行為不同于美國的駕駛行為。所以在逐步演進自動駕駛功能的時候,小鵬汽車會做兩件事情:一是實現自動駕駛的個性化;另一個是研發適合中國本土的包括文化上、習慣上的最優的駕駛,讓小鵬汽車成為最懂我們的高科技產物和駕駛的新物種。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