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了400人的團隊
首發的零跑S01兩門四座純電動轎跑車,是零跑汽車的首款量產車型。直接推出量產車,并以量產車申請資質,這在業內并不多見。
“今天大家也看到了零跑的實車。我們感覺在新興的造車群體里面,不超過5-10家是真正在投錢,真正建龐大的研發團隊,真正投入搞這個事情。有很多都是試試看的心態。”朱江明直言不諱地說。
他表示,零跑不是PPT造車,而是真抓實干。零跑也是首家拿量產車進行資質申報的公司。他提供的證據有這么幾條:一是零跑汽車已經建立了初具規模的研發團隊。目前,零跑汽車有400名員工,80%是研發人員,團隊包括:來自國內外主流整車企業的資深專家組成的整車開發制造團隊;來自世界五百強企業的專家組成的三電核心團隊;來自大華和世界知名研究機構、互聯網及IT企業的專家組成的智能車聯和自動駕駛團隊。例如,研發副總裁許煒原是大華智能交通產品經理,曾在大華安防創造了每年10億的銷售業績,在圖象識別,車牌識別,網絡通訊領域有很深的造詣。在核心的三電系統領域,從2015年開始,零跑公司就設置了動力總成部門,投入巨大精力,引進高端人才搞自主研發,目前已有四、五十人的團隊專門負責這一項目。
零跑的背景屬于IT類的企業,崇尚技術和整體管理,注重研發與創新,打造綜合競爭力——這意味著零跑的電子開發是迭代開發,不斷優化,這也是其進入電動汽車行業的優勢之一。“我舉個例子,浙江省發改委副主任參觀零跑汽車后說,他也看過很多在國外設的研發中心,以及在國內的研發中心。但是從規模和設備上,他覺得零跑是真正在投入,真正做基礎的積累,將來會有很好的發展。”朱江明自豪的說。
二:生產基地即將完工
資料顯示,零跑汽車生產制造基地已于今年4月份開工,預期于2018年8月完成設備安裝調試并投入使用。生產基地占地面積約551畝,廠房建筑面積23萬多平方米,投資26億元,一期規劃年產量5萬臺,后續可擴展到年產能25萬臺,生產基地配備五大車間,不僅配有沖壓車間、焊裝車間、涂裝車間、總裝車間這四大傳統工藝車間,還配有三電(電機、
電池、電控)研發設計及生產車間,另外還有辦公、生活等廠區配套工程。
“我們工廠投資十幾個億,絕對是一流的工廠,我們一定給大家耳目一新的汽車制造工廠,絕對是一流的,無論是從廠房的外觀,造型,整潔度,設備投入都是一流的,一定是業內做的最好的。”
真抓實干也讓零跑贏得了供應商的信任。造車行業的人士都明白,新造車企業往往很難贏得供應商的信任,因為造車零部件涉及巨大的成本,供應商寧愿跟成熟的車企合作,也不愿為造車新勢力承擔風險。但是,零跑卻得到了福耀、大陸、江森等供應商的支持。
“供應商方面,像我們初創進入,肯定開始會比較難。但是很多供應商到公司來考察以后,一看零跑是真干,真的是在做事情,所以他們很多也都配合。包括一個比較難的,像ESC,也叫ESP,電子穩定系統。你要做自動駕駛或者是做一些控制的話,就少不了這個東西。我們最終跟大陸談成了合作,共同開發。”朱江明說。
三:有兩次成功的創業經歷
翻開朱江明的履歷可以發現,他絕對是一個成功的理工科創業者。1992年,作為聯合創始人,他和大華初創團隊一起從五千元起家,經過25年的努力,把大華打造成七八百億市值的科技公司。“我們已經有兩次從0到做到規模最大的實踐。第一個,我們1993年開始創業,做的第一個產品是程控調度機。開始也是從零進入,到1999年,我們已經在市場上幾乎快做到第一名。”朱江明說。“1999年,我們轉型做安防產品,做遠程圖像監控產品。2002年第一個推出八路全實時的音視頻錄像機,取代原來的磁帶機。利用技術轉折點進入安防行業,從錄像機一路做到前端的攝像機,做全系列安防的產品。今年1-3季度,我們已經做到120億左右的規模,在行業內絕對是全球第二。”
這樣的經歷讓朱江明充滿自信。
“零跑汽車繼承了大華的基因。大華在2000年初進入安防產業的時候,整個安防產業95%的設備,幾乎95%以上都是進口的。其中10%左右是韓國、臺灣的,剩下的都是日本、美國的。但我們進入這個行業以后,逐步形成自己的競爭力,目前大華和海康威視兩家企業基本上取代了所有國外品牌的份額。這也讓我們有足夠的自信心去打敗國外的汽車品牌。”
朱江明認為,所以這些經營經驗,都將幫助零跑電動汽車走向強大。
四:大華安防提供智能技術支持
在本次論壇上,與會專家再次達成共識,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將成為汽車發展的潮流。
在未來的汽車上,電子產品、電子部分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包括電機、電控,高功率電池、自動駕駛控制以及網絡的互聯等,一切都往電動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而這恰恰也是零跑汽車母公司的強項,大華安防的最大優勢就是智能化。朱江明說,大華在安防產業里面,智能交通、智能化技術、圖像識別等技術都可以用到零跑
電動車上。
以當天亮相的零跑S01為例,零跑S01車上應用了很多先進技術,比如仿生攝像技術、毫米波雷達、環視攝像等,圖像傳輸采用自主研發的HDCVI技術,利于圖像智能算法的檢測分析,這些技術都是業界領先。此外全車配備了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車道偏離、疲勞駕駛預警、智能自動泊車等多達10項智能駕駛功能;诖笕A在安防監控和智慧交通領域的先進算法和技術積累,零跑S01將ADAS系統的精準度、靈敏度進一步提高。
針對部分車主存在的疲勞駕駛等危險狀態,零跑S01還裝備了人臉識別系統。該技術是基于大華領先的人臉識別算法而成,具有高效精準識別能力,可準確識別駕駛人面部特征,判斷是否處于疲勞駕駛狀態,并及時預警。另外車輛還配備人臉解鎖點火系統,充分保障車輛安全。
他說,在安防業內,大華第一個采用了嵌入式系統,從程控交換機開始,到遠程錄象監控,到錄像機、攝像機,都采用嵌入式CPU,這是一種低功耗、內置的處理模式。在整個自動化控制方面,大華已經將近做了25年,有非常深厚的基礎,這對于零跑電動汽車的智能化是非常有優勢的。
“對于電動汽車來講,電池部分,BMS系統,也需要這種嵌入式的控制。智能駕駛系統也需要這種系統。每一輛車有100多個CPU,也就是說有100多個嵌入式處理器。包括車門控制,原來都是采用總線的方式,成本很高,現在用分布式的,都是用CPU控制,一個控制信號傳過以后,它分布進行布控,這樣的話你的線束不要那么粗了,不要那么重了,可以降低成本。這些技術我們是非常拿手的。有了這些技術的積累,我覺得在技術層面,零跑汽車能夠領先一步。”
五:資金充足、精打細算
朱江明介紹,雄厚的資金支持也是零跑電動車的優勢之一。
他說,大華從年初的400億市值上升到現在的800億市值。3-5年內要達到2000億市值。今年一到三季度,大華實現了47%的增長。這將為零跑電動汽車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我覺得我們有這樣的自信,從財力、人力、能力,都具備。”
不過,在花錢方面,零跑汽車沿襲了民營企業節約、精打細算的優良傳統。“零跑是一個民營企業,我們的投入非常精準,因為我們都是從非常窮起家的,我們從原來五千元錢起家做事情。但是我們所有投入是非?煽氐,我們不是燒錢。”朱江明強調說。
六:創始人是學習能力強
朱江明畢業于浙江大學無線電專業,擁有近三十年的研發制造經驗。工程師背景,既做過硬件也做過軟件。作為大華的聯合創始人、CTO,朱江明對產品和技術有著濃厚的興趣。他給自己的定位是:大產品經理,聊起產品技術來如數家珍,滔滔不絕。
“我覺得只要不斷學習,肯定能夠學好。為什么這么說,記得2001年我們做視頻監控之前,我到市場上買一個攝像機,連參數都說出來。但2015年以后,像2017年,我們在全球供貨四千萬臺攝像機。只要有一個好的學習能力,是完全可以的。”
他說,自己是一個非常喜歡做產品的一個人,也有很多新的想法。學習能力比較強。記得2015年時,他還不知道整車集成,車身,底盤等等分工,但現在零跑S01已經面世。
“我覺得對產品是一種感覺,比如說零跑車內很多系統,例如疲勞駕駛監測、人臉識別系統等,很多都是別人從來沒有過的。我們不一定學別人的路,我們需要不斷的創新,需要自己有特色的東西,而且這些東西是實用的,能夠給每一個駕駛員帶來輕松感,能讓每一個乘坐人員更舒適。我們的產品一定能打動客戶,這個能夠有更高的顏值,有更好的性價比。”
七:三電核心技術自主研發
在研發理念上,朱江明強調,供應商要找一流的合作,核心技術要自主研發。
“只要是比較重要的零部件,我們都是跟國際一線品牌產生合作,因為一輛車的質量,供應商是一個很大的決定因素。當然,核心的三電零部件,包括電池包、動力總成、車機儀表、智能駕駛系統、車聯系統、互聯系統,這些都是跟電相關的,我們都是采用自主設計的平臺來做。”
在智能駕駛領域,大華安防的技術背景已經讓零跑汽車有了過人之處。在三電系統領域,零跑也堅持自主研發。零跑S01的三電系統就是自主研發的。電芯來自比克。
資料顯示,零跑S01采用了高能量密度電池模塊,使系統能量密度達到130Wh/kg,系統充放電效率高達97.7%,優于業內94%的常規水平。單電芯雙極雙保險安全設計結合PACK高低壓全隔離專利設計全方位保護電池組;業界領先冷熱一體化熱管理方案,可延長電池壽命20%。
此外,電池箱外殼采用首創一體化鑄鋁工藝,使箱體總重減少40%。高能量密度、輕量化電池組模設計、高充放電效率、領先的安全保障方案,是零跑S01電池系統的四大技術優勢。得益于先進的電池技術,零跑S01的最大續航里程將達到360公里。
除此之外,零跑S01還搭載了全球首創一體化電驅總成,集驅動電機、減速器、控制器三位一體,實現減重30%,體積縮減40%,系統效率高達93.6%。數據方面,其最大功率將達到125KW,峰值扭矩高達250N·m。
八:發展目標,2030年成為全球品牌
朱江明介紹,在品牌方面,零跑汽車的目標是,到2030年要成為一個全球的品牌,在2025年我們希望成為國內的主流品牌,這個是我們目前定下的整個目標。“這個主流怎么定義呢?主流至少你排上號,如果連前5都排不進,那就不叫主流,不然的話,就不能說主流,這個品牌建設是需要一個過程。“零跑汽車制定了“123”產品研發計劃,依據該計劃,將推出三大產品平臺,包括面向A00級別細分市場的T平臺,定位于A0級別車型的S平臺,以及會在2018年下半年啟動的A平臺。零跑汽車將以求真務實的精神逐步實現三階段的目標,第一階段為2015年到2018年,構造新能源智能汽車的核心產品能力,發育市場的溝通能力及營銷能力,使零跑汽車成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汽車品牌。第二階段從2019年到2024年,通過新產品的逐步投放市場,將零跑汽車打造成國內領先的汽車品牌,成為全球市場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汽車品牌。第三階段,到2030年,零跑汽車將致力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流品牌。
九:為什么要造車?
為什么要進入造車業呢?朱江明解釋說,一是因為安防產業已經趨于成熟,安防行業在全球有一千多億的純產品銷售額。大華希望找到新的增長點。二是因為新能源汽車確實是一個風口,是一個技術轉換的節點。他認為,如果做智能駕駛,一定要用電動汽車,而不能用汽油車。將來自動駕駛、無人駕駛一定是方向,5-10年內是一定可以看到的。因為大華做人工智能做得很早,相信這個東西是一定能實現,無非是時間問題。“所以,我們利用這種轉換的機會,利用創新的精神,相信一切都會變,不像原來的傳統車企,非常固定的模式。我們可以非常理出牌,用技術的變化去面向市場。”當然,進入汽車領域跟朱江明的理念也有關系。
“我本能來講,我最大的一個理念就是,我們的汽車還有機會,目前,從手機、無線通訊、路由器、交換機這種通訊產品,到電腦,再到更加傳統的電視,空調,冰箱等,中國制造已經走向全球,在全球和國內的份額都已經很高。汽車雖然這幾年增長速度也很快,但中國品牌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還不夠高,我們還有機會,我們中國人還可以做的更好一點。”朱江明說。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