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區委十四屆七次全會提出,要突出工業立區,打造實體筑基、科創引領的工業強區。
一直以來,新會堅持工業立區戰略不動搖,工業是支撐新會發展最厚重的家底,也是新會看得見、抓得住的未來。
作為對于經濟發展具有“新動能”作用的新能源電池(新型儲能)產業的發展情況尤為引人注目。
據了解,近年來,新會區始終堅持制造業當家不動搖,加快培育和發展新型儲能、新能源電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能源電池(新型儲能)產業鏈聚積效應正逐漸凸顯。
迪生力鋰離子電池回收綜合利用項目動工現場
園區“客盈門”
企業“快成長”
廠房拔地而起,企業建設如火如荼。在新會智造產業園內,道路通暢、綠意盎然。
據了解,根據《江門大型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實施方案》有關工作要求,江門新會新能源電池產業園選址位于新會智造產業園。該園納入江門大型產業集聚區北組團范圍,同時納入省產業轉移工業園管理。
“新會智造產業園鳳山湖園區主要聚焦新能源電池產業(動力電池、新型儲能)開展產業鏈招商,現已引進新能源電池產業鏈項目4個。其中,中創新航、科達利、友飛翔已升規納統,石墨烯涂碳鋁箔生產基地項目已于6月28日正式動工建設。新會智造產業園大澤園區重點圍繞新能源光伏、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制造等開展產業鏈招商,現已引進新能源電池產業鏈4個,項目投資立項總金額超52.69億元。其中,丁旺、普樂(項目已完成樁基礎工程,正在加快推進主體建設)、福斯特光伏材料、福斯特感光干膜項目均已動工建設。據了解,目前,在建設方面,兩個園區均已整體達到‘五通一平’水平,具備項目落戶的良好條件。”新會區科工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新會智造產業園鳳山湖園區
“江門新會的營商環境非常好,不管是在用地方面,還是建設協作方面相關部門都給予了我們非常大的支持,幾乎是有求必應!相信這個項目在政府的支持下一定能夠順利投產。這也是我們選擇落戶新會的重要原因。”迪生力鋰離子電池回收綜合利用項目相關負責人王國盛對項目未來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在肥沃的園區“土壤”中,新能源企業正在茁壯成長。
“目前,我們公司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生產勢頭良好。我們剛剛完成了二期工程的建設,截止目前已完成生產車間三間;宿舍飯堂一棟;配電房&空壓機房一間和新辦公區一間。一車間剛剛引進了一條全新高頻焊生產線和一臺600噸沖床;二車間在原有十條拉伸線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五條,產能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時產品質量也保持穩定。在市場開拓方面,我們也取得了不少進展,與廣汽等多家知名新能源汽車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科達利江門基地負責人康健表示。
據統計,1-8月份,新會區預計規上工業增加值達254.8億元,增長6.3%,其中新能源電池產業鏈增長35%,展現出蓬勃向上的發展勢頭。
“公司將持續以領先技術,打造全場景電動化解決方案,在高比能、高安全、長壽命、超快充和全氣候等產品性能方面全方位創新超越。近期,公司在2024全球生態大會上進行了全場景新品發布——‘頂流’動力電池系列、’至久’儲能系列和’至遠’商用系列新品,以及’無界’全固態電池,引領產業發展新高度。”中創新航政策研究部負責人杜怡珺表示。截至今年8月,中創新航動力電池及儲能系統江門基地項目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0.74億元;2024年1-8月累計實現規上工業產值21.04億元。
據悉,同為新能源電池產業鏈鏈主企業的芳源新材料集團,今年將力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9億元,同比增長33%。其中,總投資10.5億元的芳源循環項目現已部分試產, 2024年1-8月累計實現規上工業產值2.97億元。
產業“串成鏈”
聯動“成本低”
9月下旬,迪生力鋰離子電池回收綜合利用項目和恒申新材高性能聚酰胺差異化纖維智能制造兩個重點項目接連動工,這是新會發展新能源動力電池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的重要動作。
“上游以芳源新材料集團為鏈主,帶動格瑞芬等企業先后落戶園區,產品涵蓋電池正極材料、負極材料等;中游以中創新航為鏈主,重點建設儲能電池和電池組件生產基地,先后帶動科達利、天賜、精測電子等多家配套企業落戶,產品涵蓋鋰電池精密結構件、電池殼、電池組裝等;下游在珠西新材料集聚區已先后有杰成、威立雅、恒創睿能等企業落戶,實現廢舊電池的再生利用、梯次利用。”新會區科工商局相關負責人這樣介紹江門新會新型儲能及動力電池產業鏈的“圖譜”。
據統計,目前新會區擁有新型儲能及動力電池產業鏈企業超過20家,已逐步形成產業集聚,涵蓋儲能材料生產、儲能電池生產、儲能系統集成及裝備生產、電池綜合利用等制造端、場景應用等環節,新能源電池產業鏈建設成效顯著。
“新會區新能源企業集聚效應顯現,業內企業已開始在業務、研發等方面聯動。芳源一直扎根于新會區,對新會區、江門市營商環境、新能源產業發展充滿信心。”芳源集團董事、副總裁吳芳表示。
“我們認為新會區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勢頭非常強勁,近年來已經形成了較為明顯的產業集聚效應,特別新會智造產業園鳳山湖片區、大澤片區這種效應更加突出。這種集聚不僅體現在生產企業的集中上,還包括了上下游產業鏈的逐步完善,如原材料供應、技術研發、市場推廣等多個環節。”康健說。
對于科達利而言,這種產業集聚效應帶來了多方面的幫助。在生產方面,他們能夠更方便地獲取到高質量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提高了生產效率;在研發方面,與五邑大學、江門雙碳實驗室、江門職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促進了技術創新;在成本方面,由于供應鏈的優化,其采購成本、物流成本等也得到了有效降低。
中創新航江門基地
緊盯“新風口”
開辟“新賽道”
“目前,在行業終端需求增速放緩、產能過剩及部分國家和地區貿易保護政策等因素影響下,芳源充分發揮資源綜合利用的優勢,推行的產品、客戶多元化策略已見成效,電池級碳酸鋰、鎳鈷鹽及國內前驅體業務均實現快速增長。”吳芳說。
杜怡珺則表示,針對新能源電池產業鏈上的薄弱環節,建議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更多的關鍵零部件、高端裝備制造等企業落戶新會,完善產業鏈條,減少對外部的依賴。開展企業、學校、科研機構的合作,促進產教研融合,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為企業培養、輸送符合需求的人才。同時,建議統籌地方用能需求,拓展新能源電池多元化場景應用,推動能源要素向戰略性、領先性、發展潛力大的產業領域傾斜,推進動力及儲能電池全產業鏈條、全生命周期的低碳綠色發展,構建產業的全球化高質量發展優勢。此外,要加大新型儲能關鍵技術和裝備研發力度,著力優化升級本地產業鏈。加大科技研發支持力度,重點瞄準儲能電池高安全、高可靠等核心技術目標,布局技術攻關和示范試點,推動創新研發平臺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對于下一步的發展,新會區也早有謀劃。加快項目投產達產搶占市場份額,是有效降低風險的有力舉措。新會區將為企業(項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著力為區內新能源電池企業解決項目建設、生產經營、資金投融、員工招聘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推動已過會項目快動工、快建設,爭取早見效益。同時,必須緊盯“新風口”,開辟“新賽道”。
競逐儲能賽道。新會區將重點推動新會智造產業園利用好鳳山湖北部山體林地及周邊山塘水面用地打造“光儲充”一體化零碳示范園區,并積極加強與鶴山聯動發展,共同打造廣東(江門)硅能源產業基地。珠西新材料集聚區建設新型儲能電池材料生產和電池回收資源循環綜合利用基地。
同時,江門公用集團屬下企業江門公用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項目公司(中創新航江門公司)組成聯合體,競配成功新會區2023年新型儲能電站項目。新會區國資與上海美克生成立的“江門美銀儲能科技有限公司”,將開拓工商業儲能市場,做大全區儲能裝機規模,力爭取得100MWh裝機規模。
力促集聚發展。一是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對接,促進電芯生產、電池回收與芳源等正極前驅體制備企業合作,形成產業閉環,進一步增強產業集聚效應。二是發揮中創新航全新打造的船用動力電池產品具有“高功率、長續航、高安全、長壽命” 等核心優勢,加強與本地南洋船舶、海星游艇、中交四航江門航通公司等企業合作,推進船艇電動化,進一步拓寬其電池產品應用場景。三是推動中創新航、隆基綠能、普樂在“新能源+儲能”方面實現強強聯合,鼓勵光伏和電池廠商聯合開發產品市場,利用國內外分布式光伏需求旺盛機遇,提前謀劃新產品開發,聯合打造“光充儲”一體化解決方案。四是緊盯新型儲能產業鏈開展精準招商,補齊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電池管理系統、儲能元器件、儲能系統集成等產業鏈缺失的關鍵環節。五是支持中創新航提前布局鈉離子電池、固態電池等新型儲能技術,鼓勵產業頭部企業開展儲能電池核心技術研究突破。
珠西新材料集聚區俯瞰
新能源電池(新型儲能)產業鏈的聚積和成長,將會為江門新會的現代化進程增添新的動力。
(責任編輯:子蕊)
鈉電池崛起,孚能科技助力全球能源轉型2024-10-15 15:29
|
南都電源:待固態電池規模化應用后,可廣泛應用于新能源領域,包括新能源汽車2024-09-20 14:28
|
扎根大圓柱電池賽道,凌頂能源「倍速生產線」已投產2024-07-31 10:19
|
國內車企真的需要固態電池嗎?2024-07-30 21:34
|
VinFast“帶火”,中國電池企業涌向越南2024-07-30 21:08
|
2024上半年動力電池新投建項目一覽:投資更趨理性,新技術仍是熱土2024-07-30 21:55
|
動力電池“頭部引擎”正為這里引來千億產業集群2024-07-30 02:26
|
扎根大圓柱電池賽道,凌頂能源“倍速生產線”已投產2024-07-30 02:01
|
電池技術公司Addionics融資3900萬美元,通用和Deep Insight領投2024-07-30 02:32
|
一波百萬元補貼獎勵!重慶加快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2024-07-28 0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