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經常騎行兩輪
電動車的市民們而言,半路沒電、充電地兒難找,這樣的小麻煩是不是常遇到?
6月12日哈啰出行推出兩輪電動車
電池以租代購、以換代充業務。這意味,對于電動車用戶苦惱的充電難、充電里程焦慮、充電安全問題等痛點有了新解決辦法。同時對于哈啰出行而言,業務則延申到向兩輪能源網絡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作為兩輪電動車使用大省,有望成為首批實現該業務的省份。
【消息】哈啰出行攜手寧德時代推出兩輪電動車換電業務
6月12日,哈啰出行與動力電池系統提供商寧德時代及螞蟻金服在上海舉行戰略合作發布會,宣布首期共同出資10億人民幣成立合資公司,推出定位兩輪電動車基礎能源網絡的“哈啰換電服務”。
此次發布會后,三方將整合線下運營、線上平臺及產業縱深的優勢資源與能力,打造兩輪基礎能源網絡,為兩輪電動車用戶提供致力于綠色、智能、安全的換電服務。
這一業務對于市民來說有什么便利?據悉,如果市民在騎行電動車途中,電池沒電了,可以直接去“換電站”,幾分鐘時間就可以完成換電。
當然,想要完成“隨走隨換”的目的,哈啰出行需要有足夠的“換電站”布點。
對此,哈啰出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哈啰出行有足夠強的地面網絡去做布點,因為運營共享單車,哈啰建成了一張城市運維網絡遍布全國360多個城市,且有成熟且高效的運營體系。
另外,在電池儲備上,電池提供方寧德時代具備電池產業鏈整合能力,寧德作為目前全球領軍的電池制造商之一,可以從全球領先鋰電技術以及一流電動化解決方案為行業注入能量。同時,螞蟻金服有著用戶優勢和生態資源。
該負責人表示,三方形成合力讓兩輪的換電站像汽車加油站那樣成為能源基礎網絡,打造綠色、智能、安全的兩輪基礎能源網絡。
【背景】電動車新國標實施,兩輪電動車需求升級
哈啰出行為何推出這一業務?
據悉,我國兩輪電動車需求龐大,但在充電安全隱患事故經常被媒體報道,這樣的矛盾亟需解決。
據哈啰提供的統計顯示,各地民眾對于兩輪電動車的日均騎行需求合計在7億次的水平,用戶群體覆蓋16至60歲各行業人群,需求與體量是單車市場的3倍多。
而中國自行車協會數據顯示,2017年時我國兩輪電動車社會保有量就已突破2.5億;2018年,國內兩輪電動車年產量超過3000萬,堪稱“國民出行工具”。
另一方面,由電動車充電引發的消防安全事故近年來屢見不鮮,兩輪電動車火災隱患也一度困擾居民。
然而,龐大市場需求與規模之下還存在著“充電難”、“里程焦慮”、”電池被盜“等用戶核心痛點,同事時隨著電動車新國標正式落地實施,兩輪電動車行業產業升級勢在必行。
哈啰出行聯合創始人、CEO楊磊兼任合資公司CEO楊磊表示:“中國是‘兩個輪子上的國家’,兩輪出行每日需求高達10億頻次;基于巨大剛需與諸多痛點的兩輪出行現狀,哈啰出行持續深耕兩輪,從提供一站式兩輪出行服務,到此次與優秀伙伴們共同打造兩輪基礎設施服務,全面構筑兩輪生態體系。”
而已經在4月實施的新國標(《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是強制性國家標準也為這一模式提供了契機。
隨著電動車新國標實施,兩輪電動車需求勢必升級,同時我國兩輪電動車生產市場也將逐漸規范,尤其是電池領域,隨著鋰電池取代鉛酸電池,并用到兩輪電動車上,這也為哈啰提出的類似“共享電池”的辦法提供了未來。
【模式】換電站像“快遞取件柜”,充電只需四步
如何充電?據悉,該業務基于哈啰出行全國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和云平臺技術打造,通過智能換電柜定點投放搭建全域覆蓋的換電網絡,用戶只需在智能換電柜前通過“掃碼、開柜、換電、完成”四步,即可迅速完成換電全過程。
兩輪電動車的換電站,會長什么樣?
據楊磊介紹,它就像大型的共享充電寶設備,有快遞取件柜那么大。電池就是一格抽屜。未來,用戶在街頭就可以給兩輪車換電站。
實際上,即使現在來看,在小區里給兩輪電動車一次充電動輒需要兩三元的費用來說,累計下來并不是小數字。
哈啰推出的類似“共享電池”的辦法,費用如何?
楊磊稱,換電站運營仍在試驗周期,未到公布價格收費的時間節點。
而哈啰相關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表示,該模式不但安全便捷省時,更有著高性價比特點。他舉例說,車電分離的方式,只需要一次性付費,價格很低,每公里僅需要幾分錢,而且電池365天隨租隨用,無需購買。
該負責人還提到,該業務可以向外賣、快遞等行業提供便利,讓外賣小哥達到輕裝上路;不停跑單,跑更多的單,賺更多的錢的目的。
可當前國內3.5億臺存量電動車,所使用的電瓶廠家、型號、規格、形狀不一。哈啰的車載電瓶本是定制款,街頭換電站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據悉,其所共同投資的換電站,會先以更替哈啰出行自有兩輪電瓶車輛為主。
另外,目前已生成一套“AI哈啰芯”與哈啰標準化鋰電池換電站智能互聯完整模式,并與國內兩輪電動車的TOP10企業開始了全面溝通。
這也意味著,哈啰換電模式,希望直接成為電動車制造商的產品標配。
【觀察】“電池共享”會讓居家充電成為過去式嗎?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兩輪電動車升級需求也在促進電池標準化問題的研究,并推進動力電池充換電技術的應用和推廣。
在行業內部,目前共享換電已作為一種高效的標準化解決方案被提出,并有望成為今后的主要發展路徑,國內不少企業與城市已開展換電模式的商業化運營嘗試和探索。
哈啰出行已在現有業務中實踐換電服務。目前哈啰出行每日可為超200萬哈啰助力車與電動車服務用戶提供近50萬次換電服務。
楊磊對此表示:“有效解決兩輪電動車出行痛點的關鍵在于能源。為普惠千萬外賣、快遞等配送人員以及5億兩輪電動車用戶,哈啰出行決定開放已有換電能力,結合自身已構建的滲透式線下城市網絡與高效運營能力,聯合優秀的伙伴們共建兩輪基礎能源網絡,讓兩輪基礎能源網絡成為像水電煤一樣的基礎設施服務,帶來兩輪出行的美好生活。”
“我們把哈啰換電服務業務定義為長期的、社會的基礎能源,就像汽車加油站,不只是服務自己,更是為社會創造新的價值。”楊磊說。
同時,他還表示,經過共享單車的深耕,哈啰出行已形成一整套行業領先的應用于海量互聯共享出行設備的智慧運營系統。這一套系統能力也將運用于換電服務,實現從換電柜、車輛、電池到客戶端的全鏈路智能化,并且通過技術,為騎行資源的最優配置提供判斷和決策依據,實現不同地區間的資源精準調配。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