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距2020年僅剩一個多月時間,堅瑞沃能能否翻盤,避開“帶帽”甚至被退市風險,仍是未知數。
11月19日,陜西堅瑞沃能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堅瑞沃能”)表示,已從該公司管理人處獲悉,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正式受理該公司旗下主要子公司深圳市沃特瑪
電池有限公司(下稱“沃特瑪”)的破產清算。
同時,堅瑞沃能公告稱,該公司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虧損,若今年凈利潤仍為負值,根據深交所相關規定,該公司股票將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而其三季報顯示,今年1-9月,堅瑞沃能虧損額已高達26.1億元。
作為曾經的動力電池銷售龍頭,堅瑞沃能從“登上神壇”到“跌下神壇”不過3年時間。“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通過收購沃特瑪而“一時風光”的堅瑞沃能,如今也因沃特瑪而深陷經營危機。這幾年,堅瑞沃能究竟經歷了什么?沒了沃特瑪加持,堅瑞沃能未來又將走向何方?
高價收購挺進電池產業
資料顯示,沃特瑪成立于2002年,是國內最早成功研發磷酸鐵鋰電池、汽車啟動電源、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并率先實現規模化生產和批量應用的企業之一。
磷酸鐵鋰電池由于安全性高、循環壽命長、耐高溫等明顯優勢,2010年以來逐漸成為動力電池行業“寵兒”,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應用廣泛。沃特瑪業績借此“東風”走高。
2013年,沃特瑪迎來“高光時刻”。其發起成立中國沃特瑪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聯盟,整合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185家核心企業,會員企業達上千家,市場得以進一步擴展。2015年,沃特瑪磷酸鐵鋰電池配套量躍居國內第二,市場占有率逾20%。
而彼時的堅瑞沃能卻處于“瓶頸期”。上市多年來,其凈利潤始終維持在2000萬元左右,增長乏力。在動力電池產業前景被看好的背景下,2016年,堅瑞沃能強勢轉型,以52億元的高價收購了當時凈資產僅為9.29億元的沃特瑪,后者成為前者全資子公司,前者的主營業務也借此從消防設備和消防工程轉向了動力電池和新能源汽車。
收購時,沃特瑪方承諾,2016-2018年公司凈利潤分別不低于4.04億元、9.09億元和15.18億元。而實際上,沃特瑪3年分別實現了凈利潤9.27億元、8.81億元和-34.75億元。受其影響,堅瑞沃能業績也經歷了“過山車”,三年間凈利潤分別實現4.25億元、-36.84億元和-16.7億元,僅2016年同比增長1102.98%,隨后分別下滑965.93%和399.03%。
補貼退坡疊加內生動力不足
其實,沃特瑪業績大幅下滑早有預兆。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認為,受2016年磷酸鐵鋰電池市場爆發式增長影響,不少企業著手擴產。但2016年底起,新能源汽車產業鼓勵政策開始變化,商用車補貼下降,磷酸鐵鋰電池應用受限,開始向三元鋰電池傾斜。受此影響,2017年磷酸鐵鋰電池需求不足,價格下跌難漲。
在此背景下,2017年沃特瑪沒有達到業績對賭的承諾凈利潤9.09億元,但在“老本”的支持下,8.81億元的凈利仍算可觀。從出貨量看,當年沃特瑪動力電池裝機量高達2.41GWh,位列國內前三甲。而堅瑞沃能的虧損則是受上年收購沃特瑪產生的46.13億元的巨額商譽影響,在當年計提了全額減值,導致凈利潤暴跌。
然而,即使在市場風向已如此鮮明的情況下,沃特瑪并沒有轉變發展思路。2018年,受高補貼影響,三元鋰電池“走俏”,磷酸鐵鋰電池市場加速萎縮,市場占有率由2015年和2016年的70%左右,降至2017年的45%,2018年進一步跌至39%。就在2018年,連此前一直專注于發展磷酸鐵鋰電池的比亞迪等企業也開始轉向,而沃特瑪卻仍在“堅守”。
2018年3月,沃特瑪部分子公司已停產,公司開工率僅為20%。當年4月,堅瑞沃能公開表示,由于現金流出現問題,沃特瑪債務逾期。同時,堅瑞沃能也受其影響面臨償債風險,影響到日常經營。相關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堅瑞沃能及下屬子公司累計被凍結131個銀行賬戶,涉及金額4894.17萬元,固定資產及存貨等累計被查封的資產賬面價值高達7.9億元。
堅稱動力電池業務不變
有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此前沃特瑪業績高速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受到了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強力刺激。而其后來對市場環境的錯誤預判,以及對政策變化的“不敏感”,讓沃特瑪遭遇“滑鐵盧”。“當沃特瑪產品達不到補貼要求時,企業自然不會采購。同時,補貼發放時間較長,在較嚴重依賴補貼且資金回流較慢的情況下,沃特瑪仍大力擴張磷酸鐵鋰電池業務,導致問題更加嚴重。”
早在2017年,堅瑞沃能就曾表示,受業務擴張速度過快、應收賬款回款較慢、資金鏈緊張等因素影響,沃特瑪凈利潤未達預期。而后,現金流問題的大爆發打得沃特瑪和堅瑞沃能措手不及,更無暇顧及主營業務和產品的改造升級。
如今,沃特瑪已被迫進入破產清算階段,堅瑞沃能也迎來了戰略投資者陜西凱瑞達實業有限公司。堅瑞沃能表示,沃特瑪是其陷入經營危機和債務危機的重要原因,因此沃特瑪清算破產將對公司化解債務危機產生積極影響。
同時,堅瑞沃能強調,其主營業務所涉及的鋰離子動力電池業務不會發生改變。但該業務未來能否恢復生產規模、銷售規模及盈利能力究竟如何,仍存重大不確定性。
據了解,目前,堅瑞沃能已另具備7GWh磷酸鐵鋰電芯產能,如果條件具備,可在短時間將產能擴至12GWh。目前其產能利用率約6%。
業內人士表示,從2016年收購沃特瑪一舉殺入動力電池行業,到如今的重組,堅瑞沃能在動力電池產業摸爬滾打了不過3年。3年來,堅瑞沃能趕上了行業的紅利期,也經歷了補貼退坡的沖擊。如今,距2020年僅剩一個多月時間,堅瑞沃能能否翻盤,避開“帶帽”甚至被退市風險,仍是未知數。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