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和新型儲能技術對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自去年3月《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發布后,氫能被多地視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相關政策也在加緊出臺。
“發展新型儲能和氫能產業是北京市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 5月26日,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許心超在2023中關村新型儲能及氫能產業發展論壇上表示,下一步,北京將支持高水平建設中關村(房山)氫能產業園等產業高地,布局一批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和綜合智慧能源園區,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型儲能和氫能產業城市與科技創新中心。
北京市房山區區委書記鄒勁松介紹,房山區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和良好的產業基礎,大力扶植氫能儲能等新能源產業,推動相關產業全鏈條多場景集聚式發展,有力支撐了北京綠色低碳城市建設。
據了解,近年來,房山區把儲能和氫能產業作為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大力扶持儲能和氫能等新能源產業發展,先后引進培育了海博思創、衛藍新能源、新源智儲等領軍企業,環宇京輝、恒動氫能等一批氫能項目落戶房山,圓滿完成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氫能保障任務。相關產業年產值預計今年將突破百億元,實現跨越式發展,產業聚合效應初步顯現。
其中,新源智儲是由國家電投旗下公司中國電力控股打造的新型儲能技術創新、集成應用專業化平臺,主營新型儲能系列產品研發、儲能電站系統集成、儲能電站開發運營、大集控智能運維等業務。根據國家電投新能源總工程師、中國電力董事局主席賀徙介紹,新源智儲2條智能生產線已落地房山,目前落地了一批標桿性的國內儲能示范項目,也通過成果打開了海外市場。據了解,今年1-4月,新源智儲的儲能系統出貨量已經進入到全國前三。
氫能方面,燕山石化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曲宏亮介紹,正在加緊推進1萬標立方/小時的燃料
電池氫氣提純裝置建設,北京市已經正式批復許可,下一步將加快裝置的建設相關工作,投用后每天可以為北京提供20噸的燃料
電池用氫,可以滿足150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運行。
21世紀經濟報道5月23日從工信部獲悉,《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實施方案》已于近日印發,明確到2025年,京津冀產業分工定位更加清晰,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培育形成一批競爭力強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和優勢產業鏈等,其中氫能產業便是六條重點產業鏈之一。
許心超表示,未來北京市將堅持區域協同合作,多層次、寬領域推動區域資源開發設施建設,充分發揮京津冀三地氫能與新型儲能產業鏈資源稟賦,充分互補,應用場景高度契合的優勢,強化三地能源產業主管部門常態化、機制化對接溝通,共同推動規劃政策銜接,重大項目落實,依托中關村論壇活動搭建多層次、大范圍的區域產業交流合作平臺,推動區域要素市場連通,北京市將充分發揮科技創新中心的作用,鼓勵先進技術試點和創新場景應用,推動氫能與新型儲能產業跨區域集群化協同發展。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