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再添新“玩家”。9月27日,山東國金汽車集團發布了“國金汽車”品牌,并正式發布了首款純電動量產車型GM3。
據接近國金汽車的知情人士透露,該車型目前是亮相不是上市,正式上市約在兩個月后,“車型要進行前期生產準備”。不過,據了解,GM3已進入工信部生產準入目錄。
值得注意的是,國金汽車雖已發布量產車型,但其工廠的生產資質問題尚待解決。目前,國金汽車是通過借助陜西通家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西通家)的資質進行生產。
上述接近國金汽車的知情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目前,國金汽車位于淄博的新工廠尚未獲得整車生產資質,因此該工廠只能生產大部分零部件,但整車最后要在陜西通家的工廠下線。為讓淄博工廠獲得整車生產資質,接下來,國金汽車的淄博工廠或運作成為陜西通家的分公司。
繞道陜西造車
2017年7月31日,工信部發布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7年第7批)》顯示,陜西通家有一款“國金汽車牌”純電動多用途乘用車進入目錄,產品型號為STJ6460EV1。
經上述接近國金汽車的知情人士確認,該款車正是國金汽車GM3純電動MPV。由此看來,國金汽車的車型在品牌發布前已取得生產銷售資格。
國金汽車的官網信息顯示,山東國金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始建于2016年,系山東國金集團在淄博高新區投資設立的全資子公司。公司注冊資金15億元,專業從事新能源汽車整車及其零部件的研發、制造和銷售,公司董事長為蘇金河。
雖然國金汽車在淄博已建成具備四大工藝的工廠,但據記者了解,該工廠目前并不具備整車生產資質,所生產的大部分零部件必須要運往陜西通家的工廠進行組裝,因此,國金汽車的產品最終是在陜西通家的工廠下線。
那么,國金汽車與陜西通家又是何種關系?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資料顯示,2015年6月29日,陜西通家的法人代表已變更為蘇金河,且目前仍擔任該公司董事長。
接近陜西通家的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其實,國金汽車就是蘇金河自己的(公司),公司董事兼總經理李秀維是其助理,董事蘇藝然是其女兒,而在陜西通家,蘇金河只是有股份,陜西通家并不屬于國金汽車。”
據了解,2012~2015年,蘇金河曾擔任眾泰控股集團下屬湖南江南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的總經理。2015年4月,蘇金河個人出資2億元成立湖南泰達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泰達);同年6月13日,湖南泰達與陜汽控股集團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就陜汽控股下屬企業陜西通家進行增資擴股,蘇金河也因此進入陜西通家。
繞不過去的生產資質
在目前已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牌照的新造車企業中,只有云度新能源的車型進入了工信部目錄;長江EV的新能源車型逸酷在2016年4月就已正式發布,但至今未能進入工信部目錄。所以有業內觀點認為,相比之下,業內較陌生的國金汽車已實現了“超車”。
國金汽車雖通過“繞道”陜西通家實現“超車”,但業內普遍認為,生產資質是其未來發展難以繞過的坎,國金汽車有可能會自己申請資質。
事實上,據記者了解,除自己申請新資質外,國金汽車已在走另一條捷徑。
據上述接近國金汽車的知情人士透露,國金汽車正在操作淄博新工廠成為陜西通家的分公司。根據現有相關規定,如果國金汽車或其淄博工廠成為陜西通家的分公司,則該工廠可名正言順地使用陜西通家的生產資質。
不過,據接近陜西通家的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陜西通家還有陜汽控股等國有企業持有股份,牽涉到國有股份,操作起來并不容易。
陜西通家官網信息顯示,該公司是陜汽控股的子公司,成立于2009年2月,位于寶雞高新區汽車工業園,注冊資本5.18億元;經2015年湖南泰達及2016年蘇州新海宜通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兩次增資擴股后,公司注冊資本達8.75億元。
對此,業內有分析認為,對于國金汽車而言,由于淄博工廠無生產資質,只能通過“借道”陜西通家來進行生產,此舉并非長久之計。據其官網介紹,國金汽車淄博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項目完成后產能將達到20萬輛,如產品都通過借道總裝,這對企業來說,也是一種極大的浪費。由此來看,淄博工廠是否能夠成功獲得整車生產資質,是國金汽車接下來將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工信部網站發現,6月1日發布的第296批目錄中有一款國金汽車牌純電動多用途乘用車型,隨后這款車型進入了第7批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此外,在目前正在公示的第300批公告目錄中,國金汽車牌又有一款車型在列(上圖)。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