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早間消息,特斯拉在10月24日周三美股盤后公布了三季度財報,比以往慣例的財報發布日期提前了一周,被市場預言是“提前報喜”。而最終公布的財報顯示,三季度特斯拉確實捷報頻頻,因此盤后大漲10%。
財報顯示,2018年特斯拉第三季度營收為68.2億美元,高于分析師預期的63.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9.85億美元大漲128%。經調整后EPS為每股盈利2.90美元,遠超分析師預期的虧損0.15美元,去年同期為每股虧損3.70美元。
財報發布后,公司高管對財報進行了解讀,并回答了分析師提問。以下為本次電話會議分析師問答環節主要內容:
Wolf Research分析師Dan Galves:我有個關于
電池供應的問題,市場上有
電池供應緊張和電池行業人才緊張的傳言。短期來看,電池行業是否真的出現了供不應求?公司有怎樣的長期規劃,包括在中國市場尋求供應商方面的打算?
高管:有段時間Model 3的電池供應是比較緊張,但是沒有真正對這款車的生產產生影響。
馬斯克:可能只有一個星期的影響。
高管:是的,可能只有幾天時間。電池供應緊張更多地影響體現在能源產品上,這種供應緊張還在持續,但是我們還有其他的電池供應商,所以即使不考慮來自松下Sparks廠的電池供應,我們的生產依然可以繼續,而且未來幾個季度的產量還將繼續提高。另外,松下的電池產量也在提高,憑借工程技術人員的努力以及平穩的運營,其既有生產線的效率也在不斷提高。我們也在開新生產線,通過與松下的合作,我們最近增加了新的生產線,年底之前還會有新的生產線投產,那之后不久還會有一條。總之,電池的總產出會有穩健的增長,本地生產的能源產品的比例也會提高。
高管:三季度全世界范圍內(除特斯拉意外)生產的電動汽車上搭載的總電池容量為19到20GWh,特斯拉一家在三季度的數字就與其相當,甚至更高一點,也就是特斯拉的占比有一半。
Dan Galves:可否透露一下在中國生產電池的計劃?
馬斯克:長遠來看會在中國生產,短期計劃還不確定。
New Street Research分析師Pierre Ferragu:公司三季度的利潤率遠超預期,可否分析一下原因?
高管:我們在各個方面都改善了成本控制,生產線的成本三季度比二季度環比下降了30%。由于我們的產量提高,固定成本吸收表現也更好。我們預計未來表現會更好,因為穩定的產量可以讓團隊有時間專注于優化單位成本的產出率。
Pierre Ferragu:公司剛剛發布了一款中端版本的Model 3,未來公司的產品策略是什么?保持高端還是會推出更多低價位版本的電動汽車?
馬斯克:我們會盡可能多地生產消費者能負擔得起的電動汽車,但是沒有辦法一下子把價格降到3萬美元,最新推出的產品就是向這方面努力的一步。為歐洲用戶的生產將在1月開始,交付時間大概是2月底,3月的樣子。無法確定能否一季度在亞太地區發布這款車,但是最晚不會晚于二季度。
野村分析師Romit Shah:考慮到向歐洲用戶交付這款車,特斯拉的產量將達到多少?
馬斯克: 沒有辦法準確的預測,尤其現在又有貿易戰的影響,長遠來看,全球每年的Model 3需求量將達到50萬到1百萬輛。寶馬3系的數字大概也是這樣,我們的觀察是Model 3與寶馬3系相比更具競爭優勢。
Romit Shah:會為此增加生產線嗎?還是繼續使用現有生產線?
馬斯克:明年開始我們會在中國生產Model 3,供應大中華區的用戶,我們會非常注意資本利用效率。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