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當地時間6月1日上午,在位于柏林的德國總理府,在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見證下,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和誼和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負責大中華區業務的唐仕凱出席了在德國柏林舉行的新能源汽車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并現場簽署了框架協議。根據框架協議,戴姆勒擬戰略投資北汽集團旗下的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徐和誼表示:“作為中德兩國汽車企業的代表,北汽集團與戴姆勒集團多年來攜手前行,取得了驕人成績,此次簽約是雙方面向未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邁出的重要一步。北汽集團是中國最早發展新能源汽車的企業之一,純電動汽車銷量連續多年領跑中國市場,已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領軍企業;戴姆勒集團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擁有長時間的探索,積累了先進的技術經驗。雙方將發揮各自在新能源汽車技術及市場運營方面的優勢,實現互利共贏,努力成為‘中國制造2025’和‘德國工業4.0’戰略對接的實踐標桿。”
唐仕凱表示:“本土化是戴姆勒在華實現可持續發展和未來成功的關鍵所在。我們不斷加大對本土研發的投入,擴大本土生產規模,在產品中融入中國客戶的喜好,正是他們讓中國成為梅賽德斯-奔馳全球最大的市場。同時,也要特別感謝同我們開展精誠合作的中方合作伙伴。我們與北汽的戰略合作已走過12年,雙方不斷拓展合作業務領域,持續深化緊密合作關系。今天簽署的框架協議,為雙方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合作開啟了嶄新篇章。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戴姆勒致力于為中國電動汽車領域的進一步發展貢獻力量。”
資料顯示,北汽新能源在2016年銷售純電動汽車52187輛,連續4年在國內純電動汽車市場保持領先。
就在今年3月,北汽新能源正式啟動B輪融資,其注冊資本也由32億元,增至48億元。公開資料顯示,在2016年3月第一輪增資中,北汽新能源的估值為81.92億元,而在第二輪80億元增資后,其最新估值已經達到240億元,較之前提升了193%。
業內對北汽新能源的看好,主要還是看重其在新能源布局方面的領先性。作為國內首家獲得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的企業,北汽新能源年產30萬輛新能源汽車項目已在重慶涪陵生產基地開工。此外,北汽新能源在全國范圍內已建設超過3萬個充電樁,并且擁有3家分時租賃平臺。
作為北汽重要的合作伙伴,戴姆勒與北汽合資成立的北京奔馳,近年來同樣處于高速發展中。得益于國產車型的熱銷,奔馳品牌2017年前4月銷量已超越寶馬、奧迪兩大宿敵,成為國內豪華車市場新的領導者。
而戴姆勒面向未來的重要戰略,也正是在新能源領域。從發布Generation EQ概念車,到正式將EQ作為子品牌,奔馳已制定了未來長遠的電動汽車發展計劃,包括產品的市場布局,首款EQ產品將有望于2018年正式推向市場。
據戴姆勒集團董事會主席蔡澈透露,“到2022年,戴姆勒旗下將有款純
電動車,其中關于EQ品牌,我們正在為電氣化創造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根據最近資料顯示,戴姆勒正式宣布在德國本土興建全新的超級
電池工廠,并預計在2018年投入使用,該工廠將為戴姆勒集團旗下的奔馳等品牌的電動車提供
電池組。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