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設立全資摩洛哥管理公司
6月27日晚,天賜材料發布公告稱,擬通過全資子公司新加坡天賜投資設立全資摩洛哥管理公司。同時,由摩洛哥管理公司投資設立全資摩洛哥實體公司,從事鋰離子
電池材料的生產及銷售業務,投資總額不超過2.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28億元),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
天賜材料表示,本次設立摩洛哥子公司,為公司基于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前景,結合公司海外發展戰略進行的布局。
天賜材料在公告中提到,摩洛哥具有豐富的磷礦資源,地理位置好,政治經濟環境穩定,外貿政策友好,在摩洛哥設立子公司有利于公司更好地開展及推進摩洛哥鋰離子電池材料項目,為公司更好地服務及開拓歐洲市場做準備,符合公司鋰電池材料國際化發展戰略。
電池聯盟注意到,對于動力電池行業,摩洛哥已有規劃:去年7月,摩洛哥工商部部長Ryad Mezzour在美非商業峰會間隙對路透社表示:“我們希望在今年年底之前簽署電池超級工廠的協議,工廠將為當地汽車行業提供巨大動力。”
而在天賜材料之前,已有多家企業計劃或已在摩洛哥布局電池相關項目。
今年4月5日,LG新能源發布信息,為強化電池供應鏈,推進核心材料的保障,已與中國鋰化合物制造龍頭企業雅化集團,就在摩洛哥合資建廠生產氫氧化鋰事宜簽署業務協議。
本月初,有記者了解到,國軒高科正有意向在北非國家摩洛哥建立一家電動汽車電池廠,年產能長遠規劃為100GWh。國軒高科方面相關負責人對表示,“公司與摩洛哥政府都有在當地建電池工廠的意向,目前還在溝通中。”之所以選擇摩洛哥,“是考慮到歐非大區的市場。”另據路透社報道,工廠最終投資額或高達63億美元。
美國投建年產20萬噸電解液項目
此外,天賜材料董事會還同意子公司德州天賜開展“年產20萬噸電解液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包括組織和開展項目前期可行性研究、開展項目立項、環評等一系列項目建設前期工作。公司將待相關條件具備后,按照相關規定履行審批決策程序后具體實施項目。
公告顯示,年產20萬噸鋰電池電解液項目實施主體為天賜材料(德州)有限公司,項目建設地點為美國德克薩斯州,項目建設周期30個月,具體項目投資金額將視本項目的可行性分析及申報等前期工作情況確定。
天賜材料認為,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加強公司的鋰離子電池材料電解液的海外戰略布局,項目建設完成后,能夠有效滿足北美地區對動力電池電解液市場增長形成的未來產能的需求,進一步完善公司產能布局,滿足公司未來業務發展和市場拓展的需要,有利于持續加強公司在本地供應、供貨周期、質量保障等方面的優勢,為公司鋰離子電池材料業務持續快速增長提供新的動力,對促進公司長期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6月以來,也有很多巨頭加碼美國市場。6月1日消息,據日本媒體報道,豐田汽車宣布,將于2025年在其位于美國肯塔基州的工廠開始生產電動汽車,這也是豐田首次在美國國內生產電動汽車。同時,豐田汽車還決定追加投資21億美元(約152.13億元人民幣),用于提升一家正在建設中的美國電池工廠的產能,以抓住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
6月14日,億緯鋰能與美國儲能電池集成解決方案提供商Powin簽訂采購協議,雙方同意億緯動力根據約定向Powin生產和交付10GWh 方形磷酸鐵鋰電池。6月15日,該公司又與一家美國的電動汽車和工商業(C&I)電池儲能解決方案提供商American Battery Solutions(ABS)簽訂協議,公司根據約定預計向ABS生產和交付13.389GWh方形磷酸鐵鋰電池。
去年8月份,本田宣布將與LG新能源在美國建設合資的電池工廠。據最新的報道,LG新能源與本田在俄亥俄州杰弗森維爾的合資電池工廠,已經開始了廠房的建設。LG新能源已經在官網公布了廠房開始建設的消息,廠房的首根鋼梁已在上周安裝,距離2024年完成建設,2025年開始大規模生產又進了一步。
本田與LG新能源在美國建設的這座合資工廠,規劃的年產能接近40GWh,將獨家供應本田的工廠。兩家公司已承諾將投資35億美元,項目的總投資將達到44億美元。
本月中旬,據澎湃新聞,在經過長達數月的國家安全審查后,國軒高科的美國子公司Gotion Inc獲得美國聯邦政府批準,得以繼續在美國密歇根州建設電池工廠。
近日,有外媒報道,美國對用于電動汽車的磷酸鐵鋰(LFP)電池和相關材料的興趣和投資力度正在持續攀升。截至目前,已經有6家企業承諾未來將在美國投資建設LFP電池生產設施,這些企業將投資超過110億美元,而且有消息稱,包括特斯拉和Rivian在內的其他車企也在考慮進行類似的投資。這些已經宣布將對LFP電池進行投資的企業有福特、LG新能源、國軒高科、FREYR、OUR NEXT ENERGY(ONE)和ICL。
開拓美國和歐洲市場
從天賜材料在公告中,不難看出,其兩項海外投資的重點在于加碼歐美及美國市場。
雖然摩洛哥是非洲國家,但其北部和歐洲國家西班牙、葡萄牙隔海相望。同時,作為與美國、歐盟簽署FTA(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其對于美國《通脹削減法案》(IRA)、歐盟關鍵原材料法案(CRMA)等可做出更靈活的應對。
去年8月16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IRA。根據IRA,符合條件的新能源汽車可享受7500美元(約5.43萬元人民幣)的稅收抵免,購買二手新能源車的補貼則為4000美元(約2.90萬元人民幣)。
不過,優惠是有前提的。法案規定,2024年前投入使用的新能源汽車需保證其電池所用原材料有40%開采或加工于美國本地,或在與美國簽有自由貿易協議的國家(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墨西哥、智利等20個國家),抑或實現在北美循環使用,才可享受該項優惠。摩洛哥就在補貼的國家名單之內。而鋰資源豐富的阿根廷、鎳資源豐富的印尼、菲律賓,以及全球電池原材料主要加工地的中國都未包含在內。
不過,該法案對于中國的企業影響很小。彭博社列出一組數據顯示,中國企業占據了電動汽車電池市場的一半以上,滿足了對某些電池材料高達90%的需求。該媒體表示,這樣的規模經濟使得美國和歐洲汽車制造商幾乎不可能在效率上與中國競爭對手相匹敵。
由此可見,隨著歐洲、美國
電動車產業的發展,到這些地區進行電池領域投資,成為中國企業“出海”的不錯選擇,對于提高自身知名度等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海外市場,國內方面,為進一步優化整合產業資源,6月27日晚,天賜材料還公告,擬以自有資金1.28億元價格收購控股子公司浙江天碩氟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天碩”)17.0370%股權。本次股權收購完成后,天賜材料持有浙江天碩股權比例由82.96%增至100%,浙江天碩將成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發展戰略需要,為進一步優化整合產業資源,27日晚,天賜材料還公告擬以自有資金12,800萬元價格收購控股子公司浙江天碩氟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天碩”)17.0370%股權。
本次股權收購完成后,天賜材料持有浙江天碩股權比例由82.96%增至100%,浙江天碩將成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華西證券日前研報分析稱,截至2022年年報,天賜材料已擁有廣州、九江等多個建成或在建基地以及歐洲、美國等正在籌建的基地,將為未來需求釋放提供有力支撐。同時,公司自產電解質、添加劑、正極材料前驅體等關鍵原材料,有望助力公司獲取成本競爭優勢。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