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網站對第374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擬發布內容予以公示,并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奇瑞星紀元ES及奇瑞與華為智選合作的首款新車智界S73入圍。據悉,智界S73純電續航里程將超700km,能夠實現快充5分鐘,行駛150km。
值得注意的是,兩個品牌中有4款車型采用了“三元鋰離子+磷酸錳鐵鋰
電池”的配置,且生產企業為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江蘇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引發市場對于磷酸錳鐵鋰
電池及其產業化進程的關注。
那么,什么是磷酸錳鐵鋰電池,哪些企業已經布局磷酸錳鐵鋰電池,磷酸錳鐵鋰電池的產業化進程如何,接下來就一起了解一下。
01
磷酸鐵鋰升級版,性能更具優勢
據了解,作為磷酸鐵鋰的升級版,磷酸錳鐵鋰是指在磷酸鐵鋰的基礎之上摻雜一定的錳元素以提高電池電壓平臺。磷酸錳鐵鋰的生產工藝與磷酸鐵鋰的生產工藝相似,但較三元材料在熱穩定性、成本上更具優勢,同時其理論能量密度可比磷酸鐵鋰高出15%。
不過,磷酸錳鐵鋰也并不是完美無缺,仍存在導電性能和充放電能力較差、循環壽命較短等問題。
磷酸錳鐵鋰的制備工藝與磷酸鐵鋰類似,分為液相法和固相法兩大類。具體來看,固相法包括高溫固相法、碳熱還原法等,代表企業為江蘇力泰鋰能公司;液相法包括溶劑熱法、溶膠凝膠法、共沉淀法等,代表企業為德方納米。
磷酸錳鐵鋰市場空間廣闊,東吳證券測算,2025年磷酸錳鐵鋰滲透率5%-10%,電池需求近130GWh,對應正極需求超20萬噸,市場規模近150億元;2030年滲透率超30%,電池需求超1500GWh,對應正極需求超260萬噸,市場規模超1500億元。
應用場景上,目前磷酸錳鐵鋰電池已在兩輪車上應用,并有望從兩輪走向四輪,有機構預計未來700公里左右續航里程的中端
電動車將會大規模應用磷酸錳鐵鋰電池。
02
龍頭企業紛紛布局,投資項目不斷落地
電池聯盟注意到,看好磷酸錳鐵鋰的前景,企業紛紛加快該領域的研發。
早在2015年,寧德時代就申請了磷酸錳鐵鋰制備方法的專利。2017年,又公開了“鋰離子蓄電池復合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一種磷酸錳鐵鋰和石墨烯復合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的相關專利。此外,2021年12月,該公司還斥資4.13億元,成為磷酸錳鐵鋰材料生產商力泰鋰能的第一大股東,持有其60%股份。
在去年召開的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表示,該公司M3P電池已經量產,2023年將推向市場應用。雖然該電池能量密度高于磷酸鐵鋰,成本優于三元電池,但寧德時代曾在調研中表示,準確說來,M3P不是磷酸錳鐵鋰,還包含其他金屬元素。
比亞迪表示,公司新一代的磷酸錳鐵鋰電池,能量密度已經達到了三元材料的能量密度,且從成本角度比三元材料更具經濟性。公司電池研究院對不同電池路線都進行了跟蹤研究,磷酸錳鐵鋰目前沒有量產布局,但相關研究一直在進行當中。
去年7月20日,容百科技在新品發布會上展示了4種磷酸錳鐵鋰和高鎳三元混合使用的產品,并預計磷酸錳鐵鋰正極在2030年的占比會堪比高鎳三元正極達到30%,并列第一,其次才是占據15%的磷酸鐵鋰正極和10%的低鎳正極。
同在去年7月20日,當升科技“新材料·新體系·新路線”戰略新品全球發布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推出了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等重磅新品。今年1月13日,當升科技公告,公司決定與蜀道新材料共同投資建設攀枝花磷酸(錳)鐵鋰產業基地首期項目,首期項目計劃建成年產12萬噸磷酸(錳)鐵鋰生產線及配套設施,首期項目總投資26億元。
去年8月28日,中創新航業內首發OS高錳鐵鋰電池,該電池采用該熱電分離技術,能量密度達到了180Wh/kg,支持整車達到700公里。
去年,還有消息稱,蔚來汽車正在自研磷酸錳鐵鋰和4680電池,并計劃量產這兩種電池。知情人士透露,蔚來將小規模投產磷酸錳鐵鋰電池,供應蔚來子品牌阿爾卑斯。該品牌定位20萬-30萬市場區間,預計2024年上市。
去年9月,德方納米年產11萬噸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項目在云南省曲靖市正式投產。該項目總投資25.9億元,占地面積約500畝,是目前國內已建成投產規模較大的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項目之一。
今年5月19日,國軒高科在第十二屆科技大會上發布自研全新磷酸錳鐵鋰體系L600啟晨電芯及電池包。據介紹,采用了L600電芯后,體積成組率達到76%,系統能量密度達到190Wh/kg。不用三元材料,同樣可以做到續航1000km。該電池計劃2024年量產。
03
技術迭代頻繁,產業化步伐加快
越來越多企業的加入,加快了磷酸錳鐵鋰的產業化步伐,近期,多家公司都公開了各自在該領域的消息。
孚能科技7月12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儲備包括磷酸錳鐵鋰多項下一代前沿核心技術研發,公司根據市場需求適時將技術儲備產業化。
天力鋰能7月31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正在研發磷酸錳鐵鋰。
容百科技在近期機構投資者調研時表示,公司計劃在韓國直接投建磷酸錳鐵鋰新一代產品的工廠。計劃于2025年底在中、韓建成14萬噸/年磷酸錳鐵鋰產能,2030年底在中、韓、歐、美建成56萬噸/年磷酸錳鐵鋰產能。
公司同時披露,目前磷酸錳鐵鋰材料客戶(含二輪、四輪)共計達80多家,上半年出貨主要是在二輪車,同時上半年通過了多家動力電池客戶的審廠。目前,在四輪車方面的裝車進度上已完成夏試,三季度將進入冬試,預計年底會實現大規模裝車,公司有望成為市場上最快、最早實現上車的磷酸錳鐵鋰企業。
德方納米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的磷酸錳鐵鋰產品已經通過下游客戶的測試,產能已調試完成,目前小批量出貨,預計下半年會放量。該公司的磷酸錳鐵鋰產品的領先優勢主要體現在產品性能領先及產業化進度領先。公司采用“液相法”工藝和“涅甲界面改性技術”等獨特工藝技術,有效解決了磷酸錳鐵鋰的錳溶出難題。
領湃科技8月15日公布了鋰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錳鐵鋰的專利,其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指出,磷酸錳鐵鋰可用于多個領域,包括儲能電池和動力電池。在儲能電池領域,磷酸錳鐵鋰作為正極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長循環壽命等特點,適合用于構建高效穩定的儲能電池系統,滿足不同規模的能源儲存需求。在動力電池領域,磷酸錳鐵鋰也可應用于電動汽車的動力系統,其優越的性能特點使其能夠在電動汽車領域提供持久穩定的動力輸出,滿足車輛的長途駕駛需求。
富臨精工8月16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磷酸錳鐵鋰產品研發及客戶驗證進展順利,公司依托現有的產品及技術體系支撐可滿足客戶和市場對高壓實磷酸鐵鋰和磷酸錳鐵鋰的多元化需求。
泰和科技8月17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研發項目“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處于小試階段,暫無相關產品應用。
此外,近日,湖南裕能發布定增預案,擬募資6.5億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后擬全部用于年產32萬噸磷酸錳鐵鋰項目等多個項目建設及補充流動資金。公告顯示,公司通過探究不同原材料及工藝的影響,公司已經開發出高性能的磷酸錳鐵鋰材料,并已申報或取得多項相關核心專利,目前產品處于批量試生產階段。
總之,無論是電池行業,還是其他行業,只有技術不斷進步才能更快發展。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磷酸錳鐵鋰將很快實現產業化!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