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總裁裴鋒在2023明珠灣國際氣候投融資大會期間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新能源汽車雙積分制度的成功實踐,為中國碳市場建設提供有益借鑒。同時,新能源汽車下一階段的加速普及,需要超快充
電池技術的賦能。巨灣技研將肩負起超快充
電池領軍者的使命和擔當,聯合行業同盟,積極推動超快充普及和新能源汽車發展,為全球綠色出行貢獻力量。
在談及碳市場建設時,裴鋒表示,新能源汽車雙積分制度為中國汽車電動化轉型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與傳統燃油車相比,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和銷售在碳排放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通過計算新能源汽車的碳排放量,并將其轉化為碳積分,企業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新能源汽車對環境的影響及其在低碳化發展中的貢獻。這種政策導向為企業研發和生產新能源汽車提供了動力,進一步加速了中國汽車電動化轉型的進程,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的低碳化發展和新能源汽車技術的高質量發展。
隨著新能源汽車增長進入快車道,充電的便捷性成為用戶最關心的問題。超快充技術是新能源汽車普及的加速器和賦能器,已成為全球新能源產業競爭的焦點也是行業必然趨勢之一。
巨灣技研自2014年開始從事超快充電池研發,并于2021年率先實現超快充動力電池的量產,實現了極快充動力電池商業化應用,引領超快充電池行業的發展,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進一步提升。
“超快充技術是新能源汽車普及的加速器和賦能器,已成為全球新能源產業競爭的焦點。要讓充電像加油一樣方便。”裴鋒說,超快充電池的規模化量產不僅可以解決用戶購買
電動車的痛點問題,還可以改善整個充電行業的生態。
“當前全中國加油槍230萬支,3億輛燃油車,1根加油槍可以為130臺車服務。”裴鋒補充說,但是目前電動車行業有660萬支充電槍,服務2000萬新能源車,槍車比高達1:3,但補能焦慮依然很突出。補能焦慮只能依靠超快充來解決。“我們會和行業同盟共同推動超快充普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賦能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達成。”
裴鋒介紹,今年10月30日在南沙巨灣技研總部基地投產的超快充動力電池專業工廠。該工廠是全球首家面向先進的超快充(10-15分鐘)乃至極快充(5-10分鐘,XFC)電動力電池規模化生產制造的專業工廠,具備領先的制造水平和技術能力。其投產將進一步釋放我國動力電池高端優質產能,讓更多用戶可以早日用上超快充產品,享受“讓充電像加油一樣快”的補能體驗,從而加速新能源汽車普及。
在談到參與做好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時,裴鋒認為企業可以從制定氣候投融資戰略、加強碳排放數據管理、推動技術創新、拓展投融資渠道、加強供應鏈管理、提高公眾意識六個方面發力。
一是應結合企業自身情況,制定氣候投融資戰略,明確低碳轉型的目標和路徑,并確定投融資的方向和重點領域。
二是逐步建立完善的碳排放數據管理體系,準確核算自身碳排放量,制定減排計劃,為低碳轉型提供數據支持。
三是應加大技術研發和創新投入,推動低碳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提升企業在低碳領域的競爭力。
四是應積極拓展投融資渠道,與金融機構合作,爭取更多的氣候投融資支持,推動企業低碳轉型。
五是應加強對供應鏈的管理,推動供應商采取低碳生產方式,降低整個供應鏈的碳排放量。
六是參與推動對公眾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低碳意識,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推動全社會形成低碳生產和生活方式。
為應對氣候變化,我國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構建起“1+N”的政策體系,并率先出臺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方案,鼓勵地方先行先試,引導和撬動更多社會資金進入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為應對氣候變化貢獻中國投融資方案。
裴鋒認為,能源領域的變革和綠色轉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因此,金融力量在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要加強金融創新,為綠色能源發展提供更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可以鼓勵金融機構推出綠色金融產品,如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為清潔能源項目提供更多的融資選擇。同時,可以通過股權投資、風險投資等方式引入更多的社會資本,推動清潔能源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同時強化政策引導,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清潔能源領域的支持力度。可以通過出臺優惠政策、建立獎勵機制等方式,引導金融機構將更多的資金投向清潔能源領域,推動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
未來,巨灣技研將持續推動超快充動力電池產業高質量發展,做好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推動全國碳市場建設,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