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電氣化浪潮席卷而來,全球汽車產業正醞釀新變局。時代財經《新能源汽車地理》專題將從新能源汽車整車及產業鏈領域,盤一盤全球新能源潛力之城。
“如果后面在上海找不到滿意的工作,我就打算回老家宜賓了,寧德時代在那的
電池廠(四川時代)還不錯。”劉澤(化名)剛從上海一家車企辭工,已經外出打工8年的他頭一回有了回老家工作的念頭。
四川時代之所以對劉澤充滿吸引力,一方面在于其位處老家宜賓,一方面在于該廠給出的待遇相當可觀。
在之前任職的車企中,劉澤月均到手工資在7000元左右。據此前媒體報道,四川時代生產技術人員月均到手6000元以上,繳納五險一金。另據四川時代此前招聘公告,官方給出的綜合薪資也在6000元至9000元。根據宜賓市統計局發布的信息,該市2021年全部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75840元,月均6320元。
不錯的薪資待遇和可觀的崗位數量,促成了原本為生活而遠走宜賓的劉澤們“回流”。根據宜賓市統計局于今年4月份發布的統計數據,截至2021年末,宜賓常住人口460.5萬人,比2020年末增加1.4萬人,在四川省內僅次于省會成都。
在業界看來,這背后離不開宜賓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其中,以動力電池為核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功不可沒。
“酒都”曾是宜賓最大的標簽,而現在,“動力電池之都”正在成為其新的名片。10月25日,宜賓市經濟合作和新興產業局動力電池產業一科科長周強對時代財經表示,預計今年宜賓鋰電產業工業總產值在700億元,目前已經達到500多億,去年全年約160多億,預計明年可以達到1500億元。另據宜賓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數據,2021年,宜賓白酒產業總營收略超1600億元。
此外,宜賓市相關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曾稱,“到2030年,全球每7輛新能源汽車中就有1輛裝置‘宜賓造’的動力電池”。
那么,宜賓是如何做到的?
來源 | 網絡
謀變
據悉,宜賓有兩絕,燃面和五糧液。
松散紅亮,香味撲鼻,辣麻相間,油重無水,味美爽口……宜賓燃面既可佐酒,又可果腹。一碗面,一碗湯,即能讓人領略川南特有的油重無水、一點即燃。
而談及酒,據悉,2016年,宜賓經濟總量位居四川省前列,川南之首,支柱產業還是“一白一黑”,白為以五糧液為龍頭的白酒產業,黑則是煤炭及煤化工業。
不過,為了謀得更大的發展機遇,2016年,宜賓提出“產業發展雙輪驅動”戰略,即在鞏固提升名優白酒、化工輕紡等傳統優勢產業的同時,加快發展智能終端、軌道交通、汽車、通用航空、新材料等新興產業。
新能源汽車產業不僅可以貢獻利稅,還能帶來超大規模產業鏈集群。同時,這也是國內產業升級的大方向。也正因此,在新能源汽車熱潮中,將目光瞄準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不止宜賓,還有北上廣深、南京、貴州、贛州等城市。
來源 | 網絡
那么,宜賓是如何從眾多強手中競得項目,并不斷做大做強?
宜賓市臨港新區投資促進局汽車產業局處長劉勇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16年市政府選擇發展汽車是一個異常艱難的決定。下定決心后落到執行層面,我們卻走的非常踏實和堅決,當時有很多城市號稱要發展汽車,真正有實力和魄力投入上百億真金白銀的并不多”。
周強告訴時代財經,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宜賓具備區位、交通、資金、電力資源四大優勢,以及市政府的決心與魄力。
周強解釋稱,所謂區位優勢,即宜賓位處成都、重慶、昆明、貴陽四大省會城市的中心位置,能夠極大程度減少物資(原材料、動力電池等)的運輸距離;交通優勢,則是宜賓有著天然長江黃金航道,水運非常方便,鐵路、公路發達,還擁有自己的機場,已形成水陸空立體交通系統;資金優勢則為此前煤炭、白酒產業所打下的基礎,宜賓擁有一定規模的國有資金,可以支撐宜賓引進項目后為企業提供足夠規模的工業園區,并做好7通1平及其他基礎設施配套;電力方面,宜賓水電資源豐富,其中包括裝機容量640萬千瓦的向家壩水電站。
宜賓當地一鋰鹽企業負責人表示,宜賓港為該企業累計承運進口鋰輝礦超過27萬噸,節約物流成本超過8000萬元以上。另有數據顯示,動力電池從生產完成到出現在成渝整車廠的生產線上,只需要3個小時。寧德時代相關人士也曾透露,許多海外客戶對于供應商的考核中要求使用綠電,宜賓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可以滿足需求。2022年3月,全球知名認證機構SGS為寧德時代四川公司頒發碳中和認證證書,成為全球首家電池零碳工廠。
時代財經從業內人士了解到,在多山區少平原的西部,工業園區的平整、建設等開發成本至少在50萬元/畝以上,平均成本在60萬元左右,遠高于東部地區,若加上后期維護等費用成本還會更高。
“以前四處找項目,現在是項目來找我們”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宜賓想要把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基礎夯實,把名頭打響,一個足夠引人注目的項目至關重要。
“經過市政府領導及招商團隊的努力,我們把凱翼汽車談了下來。”周強告訴時代財經。
2018年初,宜賓國資委攜手五糧液出資收購凱翼汽車(曾為奇瑞旗下全資控股子公司)51%股權,一度引起輿論熱議,甚至被解讀為五糧液造車,但實際上,宜賓市汽車投資公司持有50.85%股權,五糧液集團全資子公司普什集團持有1.33%股權。股權轉讓后,蕪湖凱翼汽車有限公司將整體遷址宜賓,宜賓市汽車產業發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將獲得獨立的乘用車資質(含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
但僅僅一個凱翼汽車并不足以滿足宜賓對新能源產業的暢想,完成對全產業鏈的覆蓋布局才是宜賓的最終藍圖。于是,宜賓將目光鎖定了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
來源 | 寧德時代官網
據周強回憶,宜賓與寧德時代的接觸一開始并不順利,“盡管市領導們和招商團隊曾多次前往寧德登門拜訪,吃了不少閉門羹,人都沒見著。他們對宜賓沒有興趣,當時和我們競爭的城市僅省內就有多個”。
但寧德時代終究沒有架住宜賓團隊的“軟磨硬泡”。宜賓市三江新區經濟合作外事局動力電池專班一名干部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坦言,“他們提出一個問題,我們就解決一個,比如地震、物流、場平、電價等,直到他們提不出問題”。
在不斷的堅持和努力下,事情出現了轉機。2018年11月,由天華超凈與寧德時代共同投資的天宜鋰業在宜賓注冊。很顯然,宜賓對天宜鋰業的項目很重視。據天宜鋰業副總經理張祥回憶,“當初在政府的幫助下,1個月完成土地平整,10個月完成廠房建設,然后3個月完成設備調試,整個過程非常快”。
天宜鋰業注冊成立不到24個月便完成了一期項目建設并投產,不僅僅讓寧德時代看到了宜賓政府招商引資時的誠意,還有極高的執行力和辦事效率,這也是宜賓能夠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的關鍵所在。2019年9月,寧德時代與宜賓政府簽署項目投資協議,成立全資子公司“四川時代”,計劃投資100億元在宜賓建設動力電池生產基地。據了解,四川時代1000畝土地平整工作僅用81天,并于28個月內完成了一到六期項目從開工到全面運營。
毫無疑問,拿下寧德時代這個明星項目讓宜賓的名頭徹底打響。周強向時代財經透露,“以前是我們四處去找項目,現在是項目來找我們”。據周強透露,截至目前為止,宜賓已經引進動力電池產業項目77個項目,投資額達到1900多億元。另據報道,宜賓當前鋰電產業集群項目全部建成達產之后,可實現年產值4000億-5000億元。
某材料公司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最吸引他們到宜賓投資設廠的,是其最大客戶寧德時代。大族激光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黃祥虎則稱,該公司在宜賓落地項目并追加投資,“其中既有寧德時代(在宜賓投資)的因素,也有政府專班全力配合的原因,我們不得不來,一定要來”。
事實上,除了在基礎設施配套方面,宜賓盡力滿足企業的要求,盡可能提供最好的條件,還在人才培養與供給方面想辦法,讓“金鳳凰”們不僅落得下,還能留得住,支撐企業的健康、平穩發展。
2016年,宜賓市提出大力實施“科教興市、人才強市”戰略,明確要以大學城建設為突破口,推動教育產業大發展;要以科創城建設為突破口,培育經濟發展新動力。并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宜賓大學城和科技創新城建設的意見》《宜賓市科創中心入駐機構和團隊扶持及管理試行辦法》等10余項政策文件,并同時成立市雙城建設服務局,專為“雙城”建設提供全方位服務。
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宜賓僅有2所高校,在校大學生2.5萬人,每萬人就有45.8人為大學生,遠低于四川省162.35人的平均水平。而目前,高校已達到12所,在校大學生超過8萬人,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等12所產研院和7個院士專家工作站投入運行。
超越白酒產業可期?
“預計到2025年,全市GDP突破4500億元、力爭達到5000億元,建成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2021年初,宜賓市政府提出“十四五”的主要發展目標。
數據顯示,2020年末,宜賓GDP為2802億元,位居四川省第三。這意味著,宜賓需要在接下來的五年里幾乎實現GDP翻番。周強告訴時代財經,白酒產業已經非常成熟,很難長時間保持高速增長,宜賓想要實現經濟的大跨步發展,需要借助以動力電池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鏈之力量。
來源 | 寧德時代官網
事實上,在2021年初,宜賓基本上完成了產業結構調整,實現了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齊頭并進的發展道路。根據宜賓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宜賓地區生產總值2302.15億元,同比增長3.4%。分產業看,動力電池增加值同比增長6.5倍,而酒類、智能終端增速分別為7%、3.7%。從主要工業產品看,天然氣增長9.5%,鋰離子電池增長33.3%,機制紙及紙板增長2.8%。
周強表示,預計今年宜賓鋰電產業工業總產值在700億元,目前已經達到500多億,去年全年約160多億,預計明年可以達到1500億元。另據宜賓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數據,2021年,宜賓白酒產業總營收略超1600億元。
在當前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及就業需求,遠非白酒產業可比。
以五糧液為例,年報數據顯示,2016年末,五糧液在職員工合計25402人,截至2021年末,該數字僅增長至25803人,5年間僅增加401人。周強粗略預計,宜賓市白酒產業不超過5萬人。
而四川時代在2019年3月之前尚未立項,員工人數為0,根據四川時代2021年年報,其當年繳納養老保險人數已達9508人。周強表示,目前四川時代員工數在1.7萬人左右,新開工的時代吉利也需要大概3千人,預計目前全市動力電池產業從業者在2.8萬人左右。“這還是起步階段,還有大量的項目在建設期,若所有工廠全部建成投產,將需要員工大約7萬人”。
在人均收入方面,宜賓近年也有較快增長。宜賓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宜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65元,至2021年底,該數字增長至31024元,漲幅超30%。
加入“鋰電之都”爭奪戰
在新能源浪潮下,將鋰電行業納入地方重點發展產業的不止宜賓。據不完全統計,已有江西新余、江西宜春、四川遂寧、福建寧德、山東棗莊、河南新鄉、江蘇常州、浙江長興、湖北荊門等十余個城市提出建設“鋰電之都”。
宜賓目前是西南地區首屈一指的鋰電產業聚集地,但從客觀條件來說,其相較宜春、新余等地,并無資源優勢;較成都、重慶等地,則不具太大區位、規模優勢。在諸多地方政府跟進鋰電產業之時,宜賓如何守住這得來不易的產業優勢,走得更遠呢?
周強告訴時代財經,目前宜賓所形成的鋰電產業集群,是其在后續地方產業競賽中的獨到優勢。據了解,宜賓已初步構建起從上游基礎原材料到正負極、隔膜、電解液等6大組件,再到新能源汽車整車、電池回收循環利用的動力電池綠色閉環全產業鏈。
10月27日,宜賓某鋰電材料商負責人王霞(化名)向時代財經表示,他們考慮投資時,除了地方產業集群規模、資源、市場、資源等因素外,整體營商環境及政府的態度才是他們最看重的。據王霞透露,2017年時,宜賓沒什么鋰電企業,當年在宜賓投資時,政府招商團隊非常熱情,為企業所提供的服務堪稱保姆級,這也是他們選擇宜賓的重要原因。某入駐宜賓的新能源公司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其原本是沖著寧德時代來的,但宜賓愈加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堪比沿海先進工業園的周到服務”,也給他帶來驚喜。
但真鋰研究院創始人墨柯于10月27日向時代財經表示,想要保持優勢,宜賓政府需要在信譽、服務等軟件方面具有持續性,為企業的正常運轉與持續經營提供更好的環境。目前國內較大的鋰電產業鏈集群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雖然很重要的一部分因素是靠近市場,但當地的營商環境與政府軟件水準也是企業們著重考慮的。
事實上,以誠意打動寧德時代的宜賓,并沒有忘掉自己的優勢所在。9月26日,宜賓市委書記方存好稱,要切實強化企業服務,全力以赴穩住市場主體,針對市場主體滿產達產面臨的難點和堵點,幫助企業“一企一策”找訂單、穩經營、拓市場;要抓緊開展新一輪市縣領導走訪服務企業活動,了解企業在生產成本、用工、租金等方面存在的困難,落實惠企紓困政策;要制定市場主體培育發展計劃,精簡審批事項,放寬市場準入,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要強化要素保障,加大政策性資金對上爭取力度,高效做好債券資金管理使用,用好用活金融信貸資金,解決好企業發展中的土地、能源等要素,為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與此同時,宜賓也在加強對鋰資源的協調,盡可能保障鋰電企業的正常生產運轉。
今年6月份,宜賓市委副書記、市長廖文彬介紹到,在資源保障方面,宜賓將充分利用四川鋰礦資源,與甘孜州、阿壩州等地簽訂跨區域協同發展合作協議,積極推進鋰礦資源勘探開發,切實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與此同時,宜賓還出臺《關于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動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定》,印發《推動新能源與智能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持政策》等文件,從科研創新、規模提升、產業配套、應用推廣等方面,為動力電池產業發展提供精準支持。
“宜賓將堅持以會展集聚帶動產業集聚,持續推進動力電池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梯次打造一批1000億級、500億級、100億級企業,力爭到“十四五”末,培育形成動力電池年產銷200GWh以上、產值3000億元以上的動力電池產業鏈體系,加快建設“動力電池之都””廖文彬表示。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