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原材料價格在漲價的路上一路狂飆,一度成為新能源汽車電池漲價的“罪魁禍首” 。好在,如今電池原材料價格漸漸回落。自去年12月份開始,碳酸鋰價格已經連續下跌。并且,這一趨勢還在持續。
除了碳酸鋰元素之外,鎳、鈷、錳等電池原材料的價格,在2023年來也各有不同幅度的下滑。對那些長期生活在價格高壓下的電池廠商和一直受累于電池價格的主機廠們來說,無異于雨后放晴,獲得了喘息之機。
關于電池原材料漲價問題與資源問題,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在談及時表示,上游鋰資源價格今后幾年將持續降價,平衡點約為20萬元/噸。
曾經一年漲價好幾倍的電池原材料價格,為何在這時回歸理性?從影響價格的因素來說,這離不開供需關系對價格的調整作用。
“今年純電動汽車增速以及動力電池需求的增長率會下降,需求緊張的局面會大幅緩解。”歐陽明高如此直言道。
其實,動力電池的供需緊張局面是近幾年才變得如此嚴重的。
早期,在2009年-2019年這10年間,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經歷了漫長的萌芽期。而后,新能源汽車產業由一開始的政策驅動慢慢轉向由產品驅動,汽車產業開始進入發展的成長期。此時,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規模在不斷擴張,對上游原材料的需求也在持續上漲。
2020年時,鋰金屬的價格還是在4.3萬元/噸左右,到2022年,其價格已經增長到了約50萬元/噸。在此之前,鋰資源曾經在2016-2018年之間有一次漲價。在供給增加后,2019、2020年鋰資源價格就降了。
2021年和2022年,是新能源汽車飛速發展的兩年,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也在大幅增長。根據公安部統計,2022年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310萬輛,同比增長67.13%。此外,根據歐陽明高的發言,2022年電動汽車基本上相比2021年是100%的增長,動力電池是150%的增長。因此,2022年原材料價格更是顯著上漲。
時間進入2023年以后,電動汽車和動力電池的總量已經相當大。動力電池在國內實際裝機的有14GWh,還有一些出口,準備裝機的庫存也有相當一部分。
歐陽明高認為,今年電動汽車的增長率會大幅下降,從100%會降到30%-40%,電動汽車的總產銷量接近1千萬。此外,在純電動汽車的增速下降的同時,插電混動和增程電動的占比會上升,因此新能源汽車平均單車的電池裝載量會下降。
綜合來看,動力電池增長率大概會從150%下降一半左右,動力電池需求緊張的局面將會緩解。
在需求緊張的局面緩解之外,上游原材料的持續擴能同樣為原材料的價格下探添了一把火。
伴隨著新能源汽車在全球的逐漸升溫,鋰礦也隨之成為了全球重要的新興關鍵性礦產之一。早在2015年時,電池行業就取代陶瓷玻璃行業成為了鋰消費的最大部門。不過,雖然全球鋰資源豐富,但分布高度集中。
73%的鋰資源分布在北美洲和南美洲,就國家而言,鋰資源主要分布在南美洲“鋰三角”地區(玻利維亞、智利和阿根廷)、美國、澳大利亞和中國。鋰礦供應也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亞、智利、中國和阿根廷。其中,澳大利亞占比達到55%,是全球鋰原料的主要供應國,智利占全球總產量的26%,中國占全球總產量的14%。
從資源端角度來說,全球鋰資源的儲量是不缺的,但是由于鋰資源的存儲狀態和分布、以及開放的方式和提取技術存在不同,鋰資源開發的規模和成本是受影響的,所以全球具備經濟開采價值的資源是相對有限的。
2021年開始的鋰電池價格上漲也與鋰原料主要供應國提價有關。2021年,行業領先的澳洲鋰精礦生產企業們開始嘗試更改原有的協議定價模式為拍賣銷售模式,這導致鋰礦成交金額大大提高。競拍銷售下,鋰礦價格上漲更加劇烈,產業鏈利潤也在慢慢向礦端轉移。這進一步導致了鋰資源價格快速增長,甚至供不應求。
不過,這種供不應求的狀態已經好轉。澳洲鋰礦是全球最容易開發的鋰輝石資源,而現在以澳大利亞為代表的鋰礦石開采產能已經提速。2023年澳礦新增產能總計40.5萬噸,主要有主要有 Pilbara 的 P680、Wodgina 三期以及 Bald Hill 復產。長期看,鋰資源儲量充足且可開采量在持續增加。并且,全球海水中含鋰總量近2500億噸,相關提取技術正在研發中。
不僅澳洲鋰礦產能在增加,非洲鋰礦也在中資的加持下加速推進產能開發,并集中于2023年后投產。根據研報的預計,2023年全球鋰資源端供給增量在28萬噸LCE(Lithium Carbonate Equivalent碳酸鋰當量)左右。2023年全球鋰資源產量為102萬噸LCE,同比增長34%。
此外,在電池價格猛漲的當下,電池材料回收產業迎來機遇。動力電池的回收方式分為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其中,梯次利用還處于起步階段,而直接拆解回收已具備經濟性。有券商預計,到2027年,動力電池回收市場規模將達1300億元,5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29%。
從供給端來看,全球鋰資源供給正越來越多。
鋰礦,作為鋰電池的原材料,一向被喻為“白色石油”,關于全球鋰資源的的爭奪也越來越激烈。
從供需平衡看,2022年全球鋰行業供給存在明顯缺口,2023年則整體供需處于緊平衡狀態,2024年隨著大量礦端項目產能釋放,鋰行業供給漸漸轉為充足。
雖然鋰礦產能在慢慢增加,但是澳洲與南美產能建設的釋放需要一定的過程,2023年鋰資源的供應增量主要以 2022年的少量投產項目為主,2023年的新增產能則主要集中在2023年下半年或 2024 年。
因此,在2023年上半年,鋰資源供給緊張的格局將繼續延續一段時間。另外,市場中流通的鋰精礦較少,加之鋰精礦實施散彈拍賣機制,2023 年上半年鋰價或保持高位震蕩。不過,2023 年下半年,隨著鋰礦新增產量流入市場形成有效供給,鋰資源將進入供給寬松的局面。
當前,市場對今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規模的預估普遍在1300萬輛。在這樣的預估條件下,全球鋰鹽供需基本面會出現一定的反轉,從2022年的供需短缺轉為2023年的供需緊平衡。因此,近幾年持續漲價的鋰價也將慢慢降溫了。
(責任編輯:子蕊)
成立不到4年融資37億歐元,歐洲電池獨角獸和寧德時代搶客戶2024-06-04 09:49
|
彭博新能源財經報告:鋰離子電池儲能勢將面對來自新型長時儲能的競爭2024-06-03 10:31
|
低空經濟“起飛”,電池廠要講“新故事”2024-06-03 09:48
|
氫能加速跑!2040年我國燃料電池車輛滲透率有望達到50%2024-06-03 09:16
|
前4月湖北出口鋰離子蓄電池增長加快:企業發貨周期平均縮短1天2024-05-31 18:56
|
日本電池戰略:拽著液態 提著全固態2024-05-31 11:55
|
小商小販多手倒賣,“退休”電動自行車電池去向成謎2024-05-30 20:12
|
超3000萬鈉電池訂單簽了!2024年十大鈉電訂單,最大贏家是它!2024-05-30 11:23
|
起大早趕晚集,歐洲動力電池產業何時崛起?2024-05-29 18:30
|
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筑牢動力電池安全底線——獨家解讀《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征求意見稿)》2024-05-29 0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