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8月26日“精衛氫服:一體一鏈式氫氣儲、運、用新模式” 發布會暨江蘇新氫動力氫能燃料
電池生產基地投產儀式活動 現場
2023年8月4日,為加快綠色低碳先進適用技術示范應用,在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過程中鍛造新的產業競爭優勢,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0部門制定了《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工程實施方案》,通過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工程帶動引領,先進適用綠色低碳技術研發、示范、推廣模式基本成熟,相關支持政策、商業模式、監管機制更加健全,綠色低碳技術和產業國際競爭優勢進一步加強,為實現碳中和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產業機遇
在國家相關部委的政策指導工作下,如何以實際的產業應用的剛性需求,融合符合國內氫能產業發展示范工作開展的戰略需要,是所有氫能行業從業者們,需要深刻思考和清晰解讀的重點工作。
“創新驅動、示范引領”
所有的創新,必須要回歸實際的應用環節,起到示范和引領的效應。目前氫能行業的產業鏈較長,從氫氣的“制、儲、運、加、用”到構建以交通、制造、搬運、儲能等各場景、各環節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層出不窮,既帶動著全產業的創新發展、多元化應用,也為各種應用場景帶來了更為豐富和成熟的解決方案。但總攬全局,各地區的氫能產業發展情況,依然面臨著氫氣成本較高、“運、儲、用、加”的便捷性受限,安全和管理方面存在著較多需要完善的工作,產業技術普及應用和產品迭代(替換)難等諸多問題。解決這些問題,不光是靠新技術、新產品的創新,還需要更多的產業協同和商業模式的打造。
資料顯示,氫氣成本直接影響氫能產業的推廣應用。而氫氣成本又由氫氣的制取、運輸、存儲、加注等關鍵環節組成。目前氫氣的制取已經比較成熟,成本下降明顯。但是在運輸、存儲、加注以及車載應用方面還是以高壓氣態氫為主。而氣態氫的加壓加注、危化運輸、高壓存儲環節等造成了氫氣槍口價格居高不下。
如;氫氣工廠出口壓力一般為1MP左右,但要把氫氣加進運輸用的20MP長管車中,就要至少用兩級壓縮設備把壓力提升到25MP左右,才能加注到長管車中。通過長管車運輸到加氫站后,還要把氫氣卸到氫氣儲罐中。當需要給氫能車輛加注時,又要通過兩到三級的壓縮,把壓力提高到45MP左右才能加注到車載氫氣瓶中。如此多的設備攤銷和能耗直接造成了氫氣成本的快速上升。要想把氫氣成本控制在合理的價格空間,需要在氫氣的加注、運輸、存儲、使用的四個關鍵環節中都進行改進,才能實現。
氫能民用化,尤其是在氫能車輛的推廣應用方面剛剛起步。多數沒有接觸過氫氣的用戶,對氫氣的使用存有較大的安全焦慮和抵觸情緒。不管是道路車輛使用的加氫站還是工業車輛使用的場內撬裝站的建設都存在著很多障礙。
第三,目前國內對氫氣管理依然屬于危化品管理范疇,相關的運輸、使用條件、資質、規范、成本、審批都處于較高水平。不論在哪個環節,涉及氫氣安全的管理工作投入都不容小視。
如上,只是可參考到影響氫氣價格主要因素,也是影響全產業發展效率以及搭建綠色低碳示范應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構建安全、高效、低成本、應用廣的創新應用模式,打破產業鏈發展和應用的桎梏,提升產業協同效率和經濟性,在推廣新技術應用的同時,能夠實現更安全、可復制、可降本、可實際應用的“一體多聯”式綠色低碳示范應用模式,成為行業內和社會關注的焦點。
據了解,有一套創新技術和應用模式的發布,從細分的應用案例中,給了我們良好的參考。
圖:8月26日“精衛氫服:一體一鏈式氫氣儲、運、用新模式” 發布會暨江蘇新氫動力氫能燃料電池生產基地投產儀式活動現場。
8月26日,新氫動力完成了江蘇省徐州市沛縣經開區氫燃料電池生產基地建設,在投產儀式的活動上,新氫動力聯合有研技術工程研究院、杭叉集團、中集安瑞科,共同發布了“精衛氫服:一體一鏈式綠氫儲、運、加、用新模式”,此模式包含:綠電生產、綠氫制備(PEM制氫)、常溫常壓加注、常溫常壓運輸(固態金屬儲氫模塊運輸)、安全存儲(固態金屬儲氫)、更換式使用一體化解決方案。
通過一個固態儲氫模塊,同時解決了氫氣的“加、儲、運、用”四個環節的安全、成本和效率問題,既可以實現常態化的安全運輸和應用目的,又可以大幅降低氫氣的成本和用戶運用成本,構建了“一體一鏈、一體多聯”的創新模式。通過這套解決方案,用戶無需在場地內建設加氫裝備,無需從外部采買和運輸氫氣至園區內,也不需要擔憂加氫和能源補給等各方面的安全管理問題,從根本上解決了用戶在氫能工業車輛使用過程中的氫氣安全、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安全焦慮和使用抵觸情緒。
為更好推動綠色低碳示范應用工程的建設,探索氫能在工業場景的多元化應用和發展,徐州沛縣經開區融合當地豐富的氫源優勢,布局了具有沛縣特色的氫能產業鏈格局。新氫動力作為落地沛縣的第一個氫燃料電池生產基地項目,找準具有當地產業優勢的工業車輛應用領域,以地方的“強鏈”,補產業發展的“需求鏈”,積極構建具有徐州特色的綠色低碳示范工程。
獲悉,徐州沛縣經開區已經完成氫能動力產業園建設,此次建設的燃料電池生產基地,是目前國內適配工業車輛領域專屬化技術應用處于領先水平的全自動化產線。未來將借助沛縣的氫能產業優勢格局,搭建“務實、可持續發展、綠色低碳”示范應用場景,助力徐州市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域。
(責任編輯:子蕊)